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同步测试一、选择题烟台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 1~3 题。 1.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2.该村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交通C.政策 D.技术3.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 4~5 题。4.阶段 I 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势平坦 B.气候优越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5.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B.城市人口的增加C.便利的交通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下图是甲、乙两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变迁图。读图,回答 6~7 题。6. 这种土地利用变迁过程被称为( )A.专业化 B.集约化C.机械化 D.商业化7.导致土地利用变迁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A.农业机械的发展 B.新作物的引进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灌溉技术的提高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示意图。读图,回答 8~9 题。8.影响“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C.科技因素 D.交通因素9.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变为“花基鱼塘”“菜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农业技术的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C.市场需求的变化 D.自然条件的改变下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和农业产值构成图,完成 10~11 题。10.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种植园农业C.混合农业 D.旱作谷物农业11.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下图为某农场的良性生态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 12~13 题。12.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C.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13.该农场成为良性生态系统的主要原因是( )① 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小麦还是多牧羊 ② 发展种植、养殖、加工多种经营的生产结构 ③ 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 ④ 羊粪还田,保持和提高土壤的肥力A.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