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主任学期工作总结 将本学期工作与上一学年工作进行对比:上学年工作突出“管”,本学期工作突出了“导”;上一学年的工作我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逼别人去做,本学期工作以“实效性”为中心,主要是采纳温柔而诱导的办法,想让别人主动去做;上学年的工作“显性”多一些,本学期的工作“隐性”多一些,回顾一学期的工作,忙碌后有不少遗憾但也有些许收获。1、真诚服务,追求工作的实效性以往老师的备课、业务档案,绝大多数老师都疲于应付,所以常常会出现备课上课两张皮、业务档案相互抄袭等现象,很多工作老师们都花时间做了,但只是按部就班、墨守成规,收效甚微,如何避开这种现象,仅靠“管”可能会导致老师被动的工作和隐性的应付,假如能更多地采纳暗示、认同、探讨等方式方法“引导” 老师们主动去思考、总结、提升,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或许实效性增强,因此每周我都用心阅读理综组每一位老师的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针对老师们的教学设计及时在沟通共享栏目中阐述我的观点,或表扬、或提出建议,有时也会在网上下载一些与本课题相关优秀教学设计夹在老师们的备课本中供老师们参考;除备课外每位老师的业务档案我都仔细阅读,仔细批注,对老师们取得的成绩及时肯定,对教学中存在的困惑给予建议;付出总有收获,在不经意间,理综组老师的教案在变化,逐渐趋向于完善,老师教学业务档案也消除了网上下载或抄袭现象。2、用心沟通. 走进老师心理。反思上一学年学生学习习惯培育,动了不少脑筋,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如“领导常规巡查、年级组常规巡查”、“老师走班听课”、“学习常规示范课”、“学习习惯树”“年级组学习习惯展示”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感觉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而且活动的进行有些“扰民”,如在常规巡查中发现授课老师和学生往往分散注意力来关注常规巡查,充分说明我们的学习习惯培育并没有做到常态化,所以本学期我选择静下心来思考这个问题,寻找问题的切入点,类比教学工作,走进学生心里,才能有效解决学生问题,那么走进老师心里,让老师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况且老师们中不乏有深刻的思想者,热情的驱动者和沉稳的实干家,我信任大家的智慧互相激发,肯定会有一些闪亮的火花!鉴于此我建立了工作交谈录,每天抽时间与一位老师就学生学习习惯的培育、教务服务工作等话题进行深化交谈,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学生学习常规是学生学习的保障,象“纪律、卫生”是学习的保障一样,应该在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