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警钟长鸣【热点链接】进入 2011 年以来,“瘦肉精”“染色馒头”“墨汁粉条” “硫磺姜”“牛肉膏”“绝育黄瓜”等食品安全事件频繁曝出,由此反映出了食品生产经营和安全监管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迅速、彻底地解决,在更长远的时间内将贻害无穷。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针对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国务院严令对违法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严重扰乱市场,危及人民群众利益甚至生命的行为,务必依法严惩。2011 年 4 月 17 日,温家宝总理在同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的讲话中,提到了食品安全问题。他说: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2011 年 4 月 21 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各地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2011 年 5 月 23 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开征求《食品召回管理规定》修改意见。【理论解读】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此,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保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这样才能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2.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上。作为企业经营者,应当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开展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而问题食品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也破坏了该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使得企业无法在市场上生存。3.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在市场经济中,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部分食品生产者、经营者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在食品生产经营中滥用或非法使用添加物,严重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4.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针对当前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这不仅有利于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也体现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5.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