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说话艺术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老师就是艺术家。老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完成这一伟大的责任,离不开言传身教,而“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类交际工具,反映心灵的窗口,是行动的先导。比起其它行业,老师语言的应用就更应该讲究哲理,更应上档次。教学语言是教书育人的载体,是教育行业的专门用语,生动恰当的教学语言,既是对学生进行智育和美育的需要,更是实施美育所必须,充满激励性的教学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达到了心灵的沟通,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能引起人们心理活动的一系列反映,把人的潜在尚未意识到的需要引发出来,这种需要是人的积极性源泉。 老师的激励是“催化剂”,是学生进步的“加速器”,它突出的表现在如何使用语言去不断激励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从而自觉地猎取知识,去不断地追求和探究。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科学地运用说话艺术,给学生以予激励,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表扬和奖励具有极高的威信,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点头,人句普通的赞扬,一个肯定的手势,他们都能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从而激起向上的力量,鞭策其继续奋发向上,可以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的样用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方法去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呢?首先,表扬要及时、适度。及时仔细、恰到好处的表扬,是一种巨的激励和鼓舞的力量,它对便策先进,激励后进,肯定正确,否定错误,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后进生的表扬,更是一种艺术,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数生十过,不如奖生一长”。这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老师的说话艺术。其次,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后进生更需要理解,他们有自尊、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同学的认可。因此,老师应随时给他们创设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公平地参加班级活动,并在活动中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对后进生的成绩及时、适度地表扬,往往是促使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可以说,老师的说话艺术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例如,对待班级中的后进生,假如老师一味地批判他,那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抵触,甚至变得破罐破摔。反之,老师若能充分运用说话的艺术,以激励的方式,找出他身上的优点,小题大做地夸他一回,再稍转话锋,指出美中不足之处,此时学生会心花怒放地接受意见,信心百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