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本次道路改造工程主要有大院西侧道路(分 A、B、C 三段)、红楼南侧道路及红楼北侧道路。其中西侧道路 A、B 两段为改扩建道路,C段为新建道路;红楼北侧及南侧道路均为改扩建道路。道路改造工程包括大院西侧新建及改扩建道路、红楼西侧绕行道路、红楼北侧绕行道路及红楼南侧绕行道路等。其中西侧道路 A、B 两段为改扩建道路,C 段为新建道路;红楼北侧及南侧道路均为改扩建道路。大院西侧道路 A 段长 232.498m,宽 7m;大院西侧道路 B 段长130.842m,宽 6m;大院西侧道路 C 段长 90.392m,宽 7m;红楼南侧改扩建道路长 153.391m,宽 6m;红楼北侧改扩建道路长 121.748m,宽 6m。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等。1.1、新建及改扩建道路路基处理⑴ 路基施工① 路基应密实、稳定、均匀,一般路段和与构造物连接段的工后沉降应满足规范要求。路床上部应达到干燥或中湿状态,路床顶面回弹模量不小于 20Mpa,最大弯沉值 300(1/100mm)。路基填筑材料要因地制宜,同时也应符合规范制定的填料要求。② 路基填料宜选用有一定级配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特别是路床部分;粘性土等细粒土次之,当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时,应掺入石灰等固化材料处理后使用;粉性土和耕植土、淤泥、杂填土等不能用于填筑路基。路基填料的强度和粒径要求应满足规范要求。③ 路基应分层填筑、均匀压实,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当路堤底部为松散填土时,路堤填筑前也应翻挖后再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度不低于 90%。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应小于路床标准。④ 路床填料及压实标准应严格按要求执行。直接用作路基填筑的填料,其液限应不大于 50%,塑性指数不大于 26,强度、粒径及土质路基的压实度按下表执行。路基填料和压实度标准项目分类路面底凹戌下深度(cm)填料土质路基压实底(.重型)聂小强度(CBR)越大粒径(cm)填方路基0—B05%1080—1503%15^91%>la02%15鑒填及路堑路床0—305%10392%30—拠3%10⑵ 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新道路路基处理现状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根据目前路面破损情况,采用逐段丈量里程,逐米调查的方法,对车行道道路路面进行改造。为使加铺层处于良好稳定的工作状态,要求板必须稳定地支撑在基础上,对破坏严重的板块要挖除后重新铺筑,对裂缝、接缝、错台等病害进行处理。对于损坏严重的旧混凝土面板,如板块出现严重的破碎、断裂与沉陷、脱空板等,需挖除旧板更换新板。根据破碎板位置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