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教学工作总结报告 一、一些做法 1. 仔细做好前期工作总结,和二册教材培训,保证实验稳步进展。 寒假期间,教研室组织任课老师,进行了培训。培训中,布置了典型个案发言、文章沟通、专家讲座以及教材教法分析等。老师们通过这些不同的形式,总结第一学期实验工作,找到经验,反思不足,并展望第二学期的工作,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以专题讨论的形式,推动课改的进展。 要想让课改稳步进展,只靠几个人来推动是不行的,必须要调动广阔老师的积极性。因此,就必须为老师们提供一个讨论的载体。否则,老师们还会用以前的方法,来教现在的教材。假如真是这样的话,就失去了实验的意义。 出于上述考虑,在实验中,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老师们确定专题,为其自我进展,搭建平台。首先,我组建了课题组。组建的办法是:老师自己报名,只要有愿望,同意在课改中展开讨论,就可以报名。结果 70 余名老师报了名,老师们积极性很高。第二步,让课题组老师确定自己的讨论专题。我先公布区里的专题“情境化课堂教学”,并配发了一些相关的资料。课题组老师在确定自己的专题时,可以在区内专题下来讨论,也可以从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出发,自己来确定专题。现在,已在区里备案的专题,包括来自 22 所学校的 23 个,占全部实验校的 63%。 本学期末,准备进行专项总结。 3. 加强实效,组织课题中心组献课活动,促进实验的深化进展。 本学期,课改的任务很重。要进一步的学习、贯彻新理念;要进行二册教材的使用实验;并要进行评价方案的实验;及专题的讨论等。 为了完成上述的工作任务,我区组织了课题中心组献课的活动。组织课题中心组成员,每人献课一节。献课过程向全区任课老师开放,自愿参加听课、评课。活动中,老师们通过听课、评课,思考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与落实,并观摩、研讨教材的使用;通过自评、他评等形式,来学习和使用基教研中心的评价方案;结合献课活动,进行短期专题的讨论。我们把这次活动的专题定位在“计算教学”的讨论上。通过讨论,找出了计算教学低年级的一些方法,确定了基本思路:积累表象→进展思维→形成技能,并拿出了研讨课,在全区展示。 另外,本学期,我区还完成了全市讨论课、与宣武区沟通研讨等任务。 二、课改以来,课堂的变化 1. 课堂教学气氛发生了很大变化。 通过一年的课改,我区一年级课堂教学的气氛,与以前相比有很大变化。以前的课堂,老师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