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活动总结 15 篇植树节活动总结 1 活动内容 3 月 11 日: 1.行为艺术。在青广上宣传期间,由值班干事装扮成“树精灵”向来往同学传递“树的心声”。主旨在于表达爱护树木 2.制作绿色的树叶形小纸片,并写上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的宣传语,如今日我不用一次性筷子,面巾纸分多次用,旧书交换看等等,相当于是自己的一个小小承诺。也准备未写宣传语的叶子,在活动中由同学亲自写出节纸护树的小窍门。用枯枝摆成树的大概轮廓,同学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叶子”将其“贴”在摆成的大树上,将大树装扮得“郁郁葱葱”。寓意在于提醒大家只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即使不植树也能保护树木。 3.做问卷得种子。碍于时间地点的限制,大部分大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实现去种树的愿望,,所以在活动当天我们会向大家赠送植物的种子如鲜花种子,让大家能在植树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用心去经营一小片“绿色”。以做问卷的形式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同学们对植树节和保护树木的关注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下一届植树节提供一些数据参考。(“花盆”可由同学们自己用废旧塑料瓶制作)。 3 月 12 日: 静态宣传(摆出海报、喷绘)以及 3 月 11 日活动的成果展示 活动形式总结 本次活动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既尝试了大胆的行为艺术,又在原有的送种子的基础上改变了交换方式。以及本次的“枯木逢春”也是新的尝试 行为艺术效果显著,做到了吸引更多同学的眼球,使更多的同学对植树节以及环协的印象更为深刻。同时本次尝试也为今后的行为艺术类的活动开了一个好头,是值得嘉奖的。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好效果与树精灵们的“真情投入”密不可分。 做问卷得种子,其实乍看之下会觉得比较无聊,但是由于负责人员将问卷的题目设计的很贴切(与植树节息息相关但又不显空洞),同时也涉及到接下来的绿的整顿项目,所以其目的性是很强的。我们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到大学生对植树节的看法,他们以前是怎么做的,今后有希望怎么做,而且确实加深了他们对植树节的思考,这是其他形式的活动无法做到的所以值得肯定。本次活动共计331 人次参加问卷调查,从人数上讲已经大大的超过了我们之前估计的 200 人左右。虽然送种子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却并不显得喧宾夺主。还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问卷调查采纳了干事郭雨辰的想法(将问卷写在胶纸上)这样既节约用纸,又方便做问卷的同学,可谓一举两得。 “枯木逢春”活动较前两项活动而言稍显冷门,原因可能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