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生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课堂提问是一项教学技能,也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每位老师在每堂课上都能提好多问题让学生思考,但善问的又有多少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一些目前思品课中存在的课堂提问误区:1.课堂提问的密度过高、过频繁。在思想品德课上,有的老师以提问复习所学知识检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开始,到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最后以提问结束整堂课,好像是问题提得天衣无缝,学生也得到了正确答案。但老师提问过度,易使老师自己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易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依赖,没有老师的问题就无法学习,结果是学生问题意识的丧失。2. 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培育思考能力没有帮助的提问过多。比如“什么是环境”、“什么是犯罪”、“纪律与法律的关系怎样”等只要学生凭记忆重复答案或概念,不加思考就能答出老师所提的问题,这样的提问,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帮助不大。3.提问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及道德认知水平。“一般知识的对错标准具有客观性,学习之后可普遍应用。道德认知靠推断,而推断所根据的是非善恶标准,将因道德情景与个人认知程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作为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的思想品德课,其课堂提问也应根据学生的道德认知特点,给以正确的引导。4.老师提问包办,学生失去提问的权利。有的老师仔细备课,设计好所有的问题,而且问题也深刻,学生在课堂上只要一一回答老师的提问就可,但是这样的话,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都没得到锻炼,今后又如何去分析、解决问题呢?二、老师唯有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激发学生思维能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思想品德课是进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好机会,既可指导学生的思想,又可引导学生的行为。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与新的理论知识体系发生激烈碰撞,使学生在回答解决问题的同时,检验自己过去的行为或他人的做法是否得当,思考应如何作出新的调整,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样学生既回答解决了老师提的问题,最终又达到由知导行的教学目的。我觉得,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唯有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具体的做法是:1.提问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三十六计,攻心为上”,提问也是如此。只有问题得当,才能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够维持其注意力始终处在较高水平,使其产生探究的欲望,迸发出学习的热情,闪耀出智慧的火花。2.少提封闭型、回忆性问题,多提开放型、思考性问题。封闭型、回忆性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