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血液灌流方法的运用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男 20 例,女 20 例,年龄 25~65 岁;慢性肾炎 14 例,糖尿病肾病 12 例,高血压肾损害 8 例,多囊肾 4 例,痛风 2 例。 1.2 方法 灌流器串联在透析器之前,先行 HD+HP2h 后,取下灌流器继续透析 2h。两组治疗时间均为 4h。使用德国费森尤斯 4008B 型透析机和瑞典金宝 AK95S 型透析机,瑞典金宝 AK200 型血滤机,血流速度200~230ml/分,透析液流速为 500ml/分,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器为 FB130G(醋酸膜),血滤器为 F60(聚砜膜),灌流器选用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 HA230 型一次性使用树脂血液灌流器。同时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患者用药,饮食不变。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后 4 周、8 周、12 周、16 周、20 周后分别行 24h动态血压监测 1 次,同时测定治疗前、后每位患者的ET、ATⅡ、RA、PTH 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采纳 SPSS13.0 软件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纳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 血压变化两组患者治疗 20 周后血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较 A 组。 2.2 两组治疗前后 ET、ATⅡ、RA、PTH 的变化情况 两组治疗后血浆 ET、ATⅡ、RA、PTH 浓度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较 A 组治疗后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对尿毒症病理生理了解的逐步深化和治疗设备的不断改进,血液净化技术飞速进展,使血液透析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大为减少,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逐年增加,透析患者的生存期大为延长,长期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明显改善。但血液透析不能完全排除尿毒症毒素,不能完全纠正尿毒症的代谢紊乱,也不能替代肾脏的内分泌功能。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尿毒症患者的远期并发症会变的突出起来,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而高血压在慢性肾衰维持性血透患者中有很高的发生率,据报道其发生率约占 60%~90%,是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尽管给予降压治疗,但相当部分患者仍难以控制高血压,极大地影响着透析患者的预后和死亡率。因此有效的控制血压显得异常重要。部分患者经充分透析达到干体重后,联合 3 种以上降压药血压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