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范文先生网特收集两篇《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的文章,盼望大家喜爱!《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长征街学校六(3)班张静怡指导老师:秦汉莉看完《离开雷锋的日子》后,我的心里有许多感受。这部电影是以雷锋的战友乔安山在雷锋牺牲之后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和所经受的事情来体现雷锋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第2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乔安山救了一个被车撞倒在地的老爷爷。并拿出自己的钱给老爷爷垫上手术费。等老爷爷的家人来了以后,非但不去找肇事者,而且把事情赖到乔安山身上,诬陷他是肇事者,还让他出全部的医疗费。为了澄清实事,只好让老爷爷作证,没想到老爷爷竟点了点头。他无言了,只是感叹世间的丑恶人们都向钱看,世上已经没有多少人做好人了,连他的儿子也劝他不要学雷锋了。最终,老爷爷实在经受不住良心的责备,把实事说了出来,还了乔安山一个清白。在现在的21世纪中,这样的人就更多了,甚至到了看到地上躺着一个受了伤的人都不敢去救,怕人家赖上你,假如实在看不下去的话,也得让旁人帮你证明一下,才敢救。虽然乔安山经受了这件事,受到人们的误会、陷害,但他仍旧信任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在影片的结尾处就证明白这一点。乔安山和他儿子第3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的车陷在了泥里,他们向路过的车求救,却一次次地遭到了拒绝。正值他们无望的时候,忽见草坪那边有一群戴着小红帽的青年志愿者,骑着车子往这边赶来,齐心协力帮他们把车推了出来。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雷锋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了,但他助人为乐的精神永久驻在我们心中。《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雷锋是死了。1962年8月15日,某连四班战士乔安山在倒车时撞到路边晾衣杆,不巧砸中在旁指挥的四班长、沈阳军区模范标兵雷锋,后者抢救后无效死亡。第4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乔安山在以后的岁月里把学雷锋当成一生的己任。1977年,他开车路上送一位难产孕妇去医院,替她输血,救得母子两命,但他抵制站长搞特权化,丢掉了开客车的工作。1988年,改开货车的他救起一位被撞倒在路边的老人,后来反被讹上,幸得目击者作证,老人忏悔,免于灾祸。从1962到1995,乔安山经受了中国猛烈震荡的33年,经受了从社会主义建设到文革再到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一段非能用言语表达的重量。在这部影片,或者说在中国这三十三年的历程中,(读后感.9xwang.com)除了政治挂帅的斗争,冲突的焦点集中在于,是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一类精神道德重要,还是钱、物质利益重要?相关的争论特别多,定论也已具雏形,我就不献丑再在这篇观后第5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感中发起争论。客车上的老奶奶说:“惋惜啊,雷锋那小伙子多仁义啊,就是走早了。”我只是想做一个假设,假如雷锋没死,会怎么样?他即将迎来文化大革命,但他很有可能完全无恙的活过那段荒谬的岁月,革命小将们究竟不能拿一个全民偶像怎么样。真正的挑战是之后的改革开放。雷锋还是那个雷锋,他还是会做好事,“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在车站看到孤寡老人,看到流浪汉,他会去给他们送去吃的,甚至送钱。但是他会发觉,这些可怜人面对他的暖和关怀,却明显显得有些不自然。间或他会发觉没有人像他一样关怀这些人,他会感慨世风日下;第6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有的时候,他就会发觉他关心的这些人,是骗子。他也会去救路边的老人,正如乔安山挂在嘴边的:“班长假如遇到也会这样做的。”他全心全意地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当然,因为他是雷锋,是名人,所以他不太可能像乔安山那样被讹上。但是他不会听不到那个南京小伙的经受,也不会听不到在郑州、扬州等不少地方发生的同样大事。他会不会心生畏惧?会不会做好事的时候有所顾忌?他会去关心带孩子的妇女,但是小悦悦的不幸却给了他当头一棒。他肯定会很痛心,中国人怎么变成了这样?或许他会在做报告的时候把那十八个人狠狠地批判一顿,就像他在日记里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