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国富论读书笔记国富论读书笔记(一)《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宝的性质和缘由的讨论》。亚当斯密是英国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创立者。该书初版于1776年,与美国的《独立宣言》同年发表。亚当斯密被奉为“经济学之父”。而《国富论》在其成文之后的200多年时间里,先后赢得了很多荣誉:“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10本书之一”等。英国闻名历史学家巴克勒在其名著《文明史》中,甚至认为“从最终效果来看,这或许是迄今最重要的书”,“这本书对人类幸福做出的贡献,超过了全部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所做贡献的总和”。更为众多经济学家所“迷惑”的是,亚当斯密200多年前所做的这本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仍旧涵括了我们今日经济活动和经济讨论的方方面面,而且它结构严谨,无懈可击。第2页共1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在《国富论》里,亚当斯密在否定重农主义和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说明白分工和贸易如何增加国民财宝,并界定了君主或国家的职责和收入来源。全书分为5篇,在《导论及全书设计》中说,“本书前四篇的目的,在于说明广阔人民的收入是怎样构成的,并说明供应各时代各国民每年消费的资源,毕竟有什么性质。第五篇即最终一篇所争论的,是君主或国家的收入。”详细而言,第一篇争论的是劳动生产力改良的缘由,以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间自然安排的挨次。第二篇争论的是资产的分类、性质、储蓄和使用。第三篇以罗马帝王衰落之后,欧洲农业进展所受的制约及其农村的衰落,和商业城市兴起的实际,探讨了财宝增长的不同路径。第四篇则在此基础上,从当时最受推崇的重商主义开头,论述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种政治经济体系的后果。第五篇则争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方向和收入来源。亚当斯密在论述全部问题时,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这个前提总是被他或隐或显的提及: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经济的动第3页共1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身点是利己心(这应当就是现代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来源)。斯密在全书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1.“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每一个行为的动机,主要在于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推动力。而且利己性并不是值得反对或摒弃的,这是人性的一面,是一种自然现象。个人自私可以有助于整个社会福利。2.劳动率增长的关键在于分工协作。斯密在书中第一篇第一章以制针业为例子,来说明分工所带来的生产率的巨大改进。分工以及劳动的划分促进了专业化作业。而对专业化作业的追求,导致了工厂制度的诞生。3.劳动价值论。在第一篇第五章(2436页)论述商品的真实价格和名义价值(应当就对应于马克思经济学观的价值和价格)时,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开篇就说道,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能在什么程度上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消遣品。但自分工完全确立以来,各人所需要的物品,仅有微小部分仰给于自己劳动,最大部分却须仰给于他人劳动。所以,他第4页共1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是贫是富,要看他能够支配多少劳动,换言之,要看他能够购买多少劳动。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说来,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因此,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斯密同时否定了旧重农主义所谓土地是价值的重要来源的论点。4.主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在第四篇“政治经济学体系”中,争论了两种经济制度(重商制度和重农制度)的原理和弊端。并提出了自己的主见:自由放任。极力论述了无论依据重商主义还是其他原则,对几乎全部商品的进口实施限制都是不合理的,他认为,“为阻挡进口或削减进口而设立的关税,则明显是既破坏贸易自由也有损于关税收入的。”(第339页)。他极力提倡自由贸易。他还主见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像个人与个人之间那样实行分工。他认为国家不应对商业(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加以任何限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充分进展和富强。5.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