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1926 年,他自沪返琼,毅然投身革命事业;1929 年,中共琼崖特委机关两次遭敌破坏,特委主要领导人被捕牺牲,他挺身而出;1932 年,他率百余人在山上度过了艰苦卓绝的 8 个多月,革命火种得以延续;1950 年,他领导全琼党政军民配合解放军渡海登陆作战,解放了海南岛&hellip &hellip他是冯白驹,是周恩来总理眼中 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 。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长泰村背依山丘,面俯绿野,冯白驹故居就坐落在此。石匠儿子投身革命 孤岛奋战、艰苦卓绝、二十三年红旗不倒 。进入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聂荣臻元帅所题字的石碑,石碑的左后方,立着一尊冯白驹的半身铜像。 受父亲的影响,革命的种子早就在年幼的冯白驹心里埋下了。 故居讲解员冯所孙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冯白驹的父亲是一名石匠,也是清末抵抗封建压迫的民间组织 三点会 的成员。读中学时,冯白驹就曾参加抵制日货斗争运动,以及驱逐 八股老师 的学潮运动。 1925 年,冯白驹考入上海大夏大学预科。后来由于家中经济紧张,冯白驹不得不辍学。1926 年初,冯白驹返回琼崖。经过广州时,冯白驹找到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队长徐成章,表示希望入读黄埔军校。徐成章却为冯白驹指了另一条路: 琼崖现在迫切需要到农村开展农民运动的人,你回去后可以去找李爱春,他会告诉你该怎么做。冯白驹依照徐成章的建议回到海南,并经李爱春介绍,进入海口市郊区农民协会办事处担任主任,从此踏上了革命之路。虽然年轻,冯白驹却十分有谋略胆识。他一心扑在农运工作上,不辞劳苦,奔走乡村,走家串户,宣传和鼓动农民参加农会,进展乡、村农民协会。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府海郊区相当部分村庄建立了农会,农民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这年 9 月,冯白驹成为中共正式党员。在实践中,冯白驹不断得到磨砺,逐渐成长为中共琼崖特委和琼崖纵队领导人,带领琼崖人民救亡图存谋解放。母瑞山保存革命火种 全琼处处都有冯白驹革命的身影,其中,定安县母瑞山是极为重要的一处。 冯所孙介绍道。 原来,1932 年,琼崖红军反 围剿 失败,革命转入低潮,国民党军趁机 围剿 我军,妄图就此扑灭琼崖革命烈焰。冯白驹率党政机关干部及红军战士共 100 多人,在定安县母瑞山密林深处坚持斗争。那段岁月极其艰苦。冯白驹在《红旗不倒》一文中提道: 大部分人的肩膀露在外面,有的光着屁股。个个身上冻得发青发紫,有什么办法呀!只有像万年前我们的祖先那样,摘树叶剥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