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校外实习改革探讨 摘要:校外实习是提高本科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文章分析了江汉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校外实习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针对不足,学校通过整合实习时间、加大实习资金投入、健全考核制度,推行校企联合办学等进行了改革和探究,取得了较好成效。 关键词:生物技术;校外实习;改革 生物制药、食品与临床微生物检测和生物农业等生物行业的蓬勃进展,以及 21 世纪的生物革命,需要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操作强,并具有解决问题和创新革新素养的生物技术人才[1-2]。而生物技术的校外实习是培育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培育从业和将来创业的必要环节,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育质量的必备内容[3]。但许多高校生物技术校外企业的实习效果不是太好,各学校也纷纷结合自己实习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探究改革生物技术专业实习模式,提高实习质量[4-5]。江汉大学生物技术系也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实习管理,加大投入等措施,但是随着高校的改革和企业的进展,学生在生产实习时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难题,“注水实习”“盖章走过场”,实习安排不科学、时间与考研冲突,学生实习不积极等问题在本校、本专业确实存在,降低了实践教学质量。因此,实习改革迫在眉睫,本文根据实习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改革方案。 1 目前生物技术实习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对于实习重视程度不足 江汉大学学校对于理论课程抓得很紧,但对于实习,相对较松。校外实习基地完全依靠生物技术系老师的私人关系建立,校内没有投入资金和人力去维护。经费投入有限,没有经费来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驻扎在实习基地,也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支撑每天的包车接送。公司指导老师补贴也不高,公司指导老师的积极性也不高。校内带队老师担负责任大,要做的工作也多,但几周实习工作量也就十几学时,远远低于理论课的待遇。 1.2 实习环节设置不合理 我校生物技术人才培育方案中教学实习安排了 8 门实习,分散在每学期。学分制使学生的理论课选课不统一,理论课上课时间几乎占据整个学期,教学实习没有统一时间安排,只能安排在寒假、暑假进行,这样部分实习就错过季节性生产,学生实习内容不能完全保证落实;寒假面临年度结算和春节放假,很多企业不太同意接纳很多实习生;部分学生由于春运抢票,回家时间不能太晚,实习不能保质保量的开展。 1.3 实习时间安排分散,一次实习时间不长 目前生物技术专业除“毕业实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