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方案三篇监测方案 篇 1 (一)监测目的 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公司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为环境管理、环境污染防治提供依据,确保废气、废水、噪声等污染物达标排放。 (二)监测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工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暂行)》、《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法律规范》、《进口废塑料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结合公司生产工艺过程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和公司环评中环境监测管理要求等内容,制定本监测方案。 (三)监测范围 定期对公司废气、废水、噪声等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测。 (四)监测要求 1、废气监测 监测项目: (1)有组织:颗粒物; (2)厂界无组织:非甲烷总烃、颗粒物。 监测频次:非甲烷总烃至少每季度监测一次,其余因子监测频次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监测点位:有组织废气监测——排气筒预留采样口;无组织废气监测——厂界四周。 监测方法:委托 XX 市环境监测站监测。 2、废水监测 监测项目:pH、CODCr、BOD5、色度、SS、NH3N、磷酸盐、石油类;监测点位:接管口。 监测方法:委托 XX 市环境监测站监测。 3、噪声监测 监测项目:对公司厂界昼间、夜间噪声进行监测。 监测频次: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监测点位:四周厂界外一米。 监测方法:委托 XX 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监测方案 篇 2 一、工程概况 济宁市城后路金都楼基坑支护工程位于莞城内,拟建六层建筑物,一层地下室,用地面积 3177.76 平方,现状场地较平整。基坑开挖深度为 3.25~6.90 米,东、南、北三面均为道路,东侧为城后路,距基坑约 15 米,西侧为 2~5 层的住宅楼群,天然基础,与基坑最近距离约 6 米。 环境条件: 场地附近属残丘台地地貌单元,地表均已填土,地面较平 地质情况: 根据钻探揭示,场地内第四纪地层主要有坡积层和厚度较大的残积层,下部基岩为花岗岩类。场地内地下水为滞水类型,储存于粘性土层中,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勘察期间水位埋深为 2.30~3.10 米。 基坑西侧采纳复合型加强土钉墙支护,其余各层比较空旷故采纳放坡+土钉的支护方式。 该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二、监测目的 在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土体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