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祥林嫂的悲剧性到底何在?-

祥林嫂的悲剧性到底何在?-_第1页
1/6
祥林嫂的悲剧性到底何在?-_第2页
2/6
祥林嫂的悲剧性到底何在?-_第3页
3/6
祥林嫂的悲剧性到底何在? 作为革命民主主义的启蒙思想家和伟大的反封建战士,鲁迅始终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中国农民的命运。在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祝福》中,他又挑开了很少为世人所知晓的生活一角──农村妇女创伤累累而又麻木愚钝的心灵世界,向读者提供了祥林嫂这个深受封建主义压迫与残害的悲剧典型。可是,究竟怎样认识祥林嫂的悲剧?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化探讨。 祥林嫂是一个善良、朴实、淳厚的贫苦农村妇女,她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用自己诚实、勤恳的劳动,换取一种最起码的人的生活。然而,诚如鲁迅在杂文《灯下漫笔》中指出的那样,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从来只有两种命运: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二是临时做稳了奴隶。祥林嫂的一生,便始终在这两者之间浮沉。祥林嫂本是卫家山一家以打柴为生的农户的儿媳,当比她小十岁的丈夫死去后,为了躲避婆家的转卖,她逃到鲁镇,做了鲁四老爷家的女工。她食物不论,干活不停,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 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在她,似乎是临时做稳了奴隶。但好景不常。不久,她就被跟踪而来的婆家人抢走,捆绑着塞进花轿,以八十千大钱的价格卖给深山里的农民贺老六做老婆。绑架式的买卖婚姻,以暴力强逼再嫁的遭遇,再次表明了祥林嫂的奴隶地位。 幸而新丈夫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加上有了孩子,她就又感到满足了。旁人也认为她交了好运了。可这种满足和好运,其本身就带有悲剧的性质。因为她所感到满足的,并非是不受压迫的人的地位,而是安分耐劳的奴隶式生活。 但即便是这种奴隶式的生活也不得长久。第二个丈夫不久死于贫病,儿子阿毛又被狼活活地吃掉了,族中的大伯收去了房屋。祥林嫂走投无路,只好再次到鲁家帮工。她虽然蒙受了如此巨大的不幸,封建宗法势力却不能谅宥她的再醮兼再寡。最后竟将她当牛做马的资格也剥夺了,使她落到了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更加可悲的境地。 可见,这种自觉的奴隶性格,正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内在原因。 祥林嫂的悲剧,还表现在她不仅受到封建主义政治上、经济上的压迫,更遭致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的残酷精神虐杀。封建礼教要求妇女从一而终,但封建族权又允许出卖守寡的媳妇。祥林嫂要遵奉礼教守寡,可宗法势力又强迫她再嫁,她无论如何行事都是错的。由此可见封建礼教的极端虚伪。小说中的鲁四老爷──一位讲理学的老监生,便俨然是封建礼教的化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祥林嫂的悲剧性到底何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