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所财务管理风险防控措施一、科研院所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现阶段我国科研院所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级核算”和“一级管理,二级核算”。由此,科研院所财务管理所面临的风险也有一定的特点。1、债务性筹资的风险科研院所由于需要进行各种学术讨论,其事业部所进行的项目投资多为投资期限长、资金需求大、投资风险大的中长期投资项目,给科研院所带来了债务性筹资的风险。通常科研院所的社会影响力较低,不能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带来投资,融资难的同时科研院所还款压力大,而政府的不定期的调整利率则导致需要其偿还比平均利率水平还要高出很多的利息,带来了更加紧迫的还息压力。这样一来,科研院所在失去偿债能力时便导致了筹资风险。2、人性管理的风险在出现频率较低的财务关系中,同样较低的信息透明度就导致了相关工作者可能隐瞒、虚报会计数据的造假行为。更有甚者,讨论院所的管理者、员工、有协作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出于各种借口向科研院所借款、甚至私自挪用公款、暗箱操作,引发道德风险。相关会计工作人员可能迫于压力有口难言,只能做出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造假会计信息,为科研院所的财务状况和信息真实度带来了很大的威胁。3、对外投资的风险科研院所的科研经费有限、财务状况供给能力不足,导致对外投资的程度和规模都相对较小较弱;而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力则相对较强,但却超过了其财务状况能承受的范围,导致资金的流动性受到阻碍,资金周转能力下降,引发财务管理风险。4、支付与核算的风险在科研院所支付货款的时候,往往面临各种信息不对等和支付方式不明确等方面的支付风险,从而出现货款与货物的收付时间不统一的情况,往来账项的监管和处理不够及时进而导致账面不符。科研院所的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工作的时候是否严格根据标准执行以及结算、清算、印章等等的管理中都存在相应的财务管理风险。二、防范措施1、提高筹资能力资金是科研院所进行科研活动的保障,筹资效率对其进展越发重要,所以在确保资金运转正常的前提下,提高科研院所的筹资能力就能有效的降低科研院所的债务性筹资风险。首先,现有的市场经济中,充分利用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使科研院所的社会影响力有所提升,通过其重要地位来吸引科研资金,同时加强科研费用的使用效率能有效减少财务管理中出现的筹资风险。其次,制定筹资策略首先要完善筹资规模,提高筹资能力的同时也要有效避开资金占用、筹资过剩造成的成本浪费,因此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