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考)题型频度考查概率分析综合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90%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鉴赏评价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40%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100%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80%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100%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据辽宁、河北、河南最新高考信息设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不速之客梁晓声在我们寻常的或不寻常的世俗生活之中,有些事情听来似乎太戏剧化,使人怀疑其意义究竟何在。然而细细一想,你的心灵不能不为之感动,……你会不禁潸然泪下几天前,我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我1985年在新疆认识的一位青年石油工人。算来如今他该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大戈壁的风沙在他脸上过早地刻下了皱纹,与同龄人相比,他看上去要老上十岁。“吃过饭,他吞吞吐吐地请求:梁教师,如果,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我想住在你家……”只住一宿。明天的火车票我都买好了。“”我爽快地说:当然可以。他笑了。“”“我又说:明天退了票,在北京玩几天吧!他连连摇头:那可不行。只有半个月假。在沧州住三五天之后,探亲假就只剩下十天不到了。我老母亲可想我呐……”我奇怪地问:“那么你到沧州去,并不是……”“他又摇了摇头:您忘了?我家在大庆嘛!到沧州农村去,是探望我奶奶。我父亲在天津站上车找我。我们一起去沧州……”我不但奇怪,而且糊涂了。在我的记忆中,他奶奶早已去世了……他见我困惑“,于是娓娓道来:晓声老师,您还记得我们队上的小侯么?人们都说我俩像双胞胎。当年我挺烦他的,他总想调到海洋石油去。领导没批,他就三番五次闹情绪。我是团支部书记,领导让我帮助他,我就一次次找他谈心。可他不跟我谈,还当众讽刺过我……去年,他死了……”我不禁一怔,停止了吸烟。“”因为病?他摇头。“”事故?他摇头。“自……”杀?他仍摇头。“他也吸起烟来。吸了两口,他接着说:小侯是看守器材时被沙暴埋没因公牺牲的。“小侯父亲是一位老石油工人,胜利油田的。小侯和他父亲已经九年没见面了。小侯父亲在信上说,因公要路过兰州。他父亲希望他跟领导请求,也给他个因公到兰州出差的机会,那么他们父子俩可以见上一面。火车在兰州停车二十分钟。也许,二十分钟对九年间没见过一面的小侯父子来说,是很可以叙叙父子情的吧。总之队友们一一传看了那封信后,都哭了。大家都觉得,还是暂不告诉他父亲真相好。于是我就去找队里的领导,请求批准我冒充小侯一次。领导当即就批准了。在约定的站台,我见有一个人匆匆向我走来,我也迎了上去。我俩在相距两步远的地方同时站住了。他望着我,我望着他。是他先开口说话的。‘他问我:儿子’‘’,是你么?我说:爸,是我啊!我和那人就拥抱在一起。我们忍不住哭了。后来我们就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蹲下,互相望着,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来……聊了一会‘’儿之后。父亲似乎起了疑心,从兜里摸出小侯的照片,低头看看照片,抬头看看我,犹犹‘’豫豫了好一阵,终于下了决心,单刀直入地问:别演戏了。说吧,你为什么冒充我儿子?我无奈,只有老实交代。‘听完我的话,他将一只手拍在我肩上,大动感情地说:儿子,不,对不起,我现在已经不该叫你儿子了。既然你老实交代了,那么我也老实交代吧。我也不是小侯的父亲。小侯的父……’”亲也死在工作岗位上了。我和你一样“我们彼此再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互相望着,都默默流泪不止。第一遍开车铃响过,我们不得不站起来。‘那个人说:你,’‘可要经常给你妈写信呀!我也说:你,’可要经常给我奶奶写信呀!小侯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奶奶,住在沧州乡下。后来,那个冒充小侯父亲的人老孟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上说,他们队上的一些队友决定,每月凑二百元钱,由他寄给小侯的奶奶。我将信给我的队友们传看了。大家也决定,每月凑二百元钱,由……我寄给小侯的妈妈一个多月前,我又收到了老孟写给我的信。信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