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高考语文热点阅读:给我一点安全感 坐飞机出行,什么最抢手?答案是机场摆渡车上极其有限的几个座位。车门一开,人们肩扛手提大包小包,一哄而上。 几年前吃必胜客,什么最有挑战?答案是垒沙拉。每份限取一次,网上能搜出各式秘籍,告诉你怎么将各色水果菜蔬堆二尺高而不倒。 这是两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在飞机上一坐几个小时,难免头痛脚胀,站一站会舒 服些,但还是要争抢摆渡车上的座位。垒沙拉自然乐在其中,但乐趣是由初始的占小便宜心态衍生而来,何况真的垒出个六层宝塔都吃下去,对胃也没什么好处。能够简单地归咎于“素质低下”吗?不是的。归根结底,要说到我们讨论的“安全感”。 中国人普遍缺乏安全感,究其原因,说来话长。我们的父辈、祖父辈、曾祖辈……遭遇过贫穷、专制、欺侮和动荡。纵然今天的中国军事力量完备,物资供应基本充足,政府有着很强的执行力,在某些方面我们甚至比美国人还强,至少走在北京,不必像走在纽约一样担心突然有人拿枪顶着你让你把钱拿出来。但是,在我们的灵魂深处,仍然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 中国人特别熟悉“竞争”这个词,也特别具有“竞争意识”,各种争争抢抢无处不在,连往来人群素质相对较高的机场也不例外。除了上文提到的摆渡车上的座位,候机楼里的行李车也是抢手货。按说行李车循环使用,应有尽有,但每一航班落地,人群走进闸口,便潮水般涌向长长的一排行李车,总归是早到手早踏实。 也许是因为今天的中国各方面资源仍然十分有限。看病上学、买房置地,都还处于僧多粥少、社会福利保障不完善的境地。中国有一大批二十多岁的“房奴”,这是个很特别的现象。一方面因为担心工资的涨幅赶不上房价的涨幅,另一方面,中国人最讲究“安居乐业”,没有一纸房契在手就不踏实。于是多少父母拿出毕生的积蓄凑够首付,帮助刚刚大学毕业的孩子置一套房产。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欠银行几百元钱,不敢冒险,谨小慎微 ,遑论朝气和豪情。说到底, 买房象征着一种保障,有个属于自己的窝,抑或人们对其他投资没有信心,觉得辛苦攒了一辈子的钱,用来置一套房产才可靠。一个身体健全、具备基本 谋生手段的年轻人为什么那么担心窝呢?宁愿背负沉重的负担,也要买一个看似稳定的保障,是对自己的未来不确定,还是对国家的未来不确定? 在“安全感”的问题上,我承认自己也只是凡夫俗子,潜意识里藏着些莫名的担忧。同样是坐飞机,那次我换好登机牌,拿起一看,座位十分理想,刚好挨着紧急出口且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