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命题作文“耕种自己的土地”导写【文 题】每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贫瘠、肥沃或许无法选择,但荒芜、繁茂将由自己来决定。请以“耕种自己的土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① 立意自定;② 角度自选;③ 不必面面俱到;④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写作提示】 “耕种”是写作的重点:“耕种”意味着要有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要有负责任的精神,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要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挫折,要有科学的耕作、播种、管理方法等。“自己的”则强调个体、个性,突出独特的耕种之法。“土地”可实写,也可虚写。“虚”指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精神、心灵等方面。“耕种自己的土地”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意在引导考生思考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写记叙文,应重在抒写“我”或某人成长的经历与感悟;写议论文,应针对“耕种”的必要性、如何“耕种”、“耕种”的意义等展开论证。【构思示例】示例一:议论类,旧材新用立意:生命就像一块土地,人们各自以独特的方式耕种着。分论点 1:耕种自己的土地,需要洒脱的精神。论据:庄子在贫瘠的生活中让自己的精神“逍遥游”,快乐地为死去的老妻击缶。总结:在庄子的土地上,我看到了无垠的蒲公英,乘着风自由遨游于天际。分论点 2:耕种自己的土地,还需要亲近美好。论据:屈原远离丑恶,亲近香草美景,追求做一个洁士。总结:在屈原的土地上,我看到了清幽的兰花,吐露着千年的芬芳。过渡:庄子和屈原,都是被后世景仰的人,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耕种着丰沃的精神土地。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应该像他们那样耕种属于自己的土地;当然,更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分论点 3:耕种自己的土地,更需要脚踏实地。(略议)示例二:记叙类,双线结构立意:爸爸把旱田改种水稻获得丰收,我对高三复读充满信心。(实虚结合写“耕种”)情节一:爸爸要将旱田改种水稻,能行吗?高考考砸了,我到底要不要复读呢?情节二:爸爸辛苦地为水稻灌水,我再次进入高三拼命苦读。情节三:爸爸为有些干枯的水稻秧苗再次灌水,我面对第一次考试失败而痛苦。情节四:水稻丰收了,我坚定了勇敢面对下一次考试的决心。示例三:夹叙夹议类,虚实结合立意:爷爷离不开他一直耕种着的小花园,更离不开他为之奉献了一生的乡村小学。开头:我想我已渐渐明白爷爷不愿搬离旧房子的原因了。主体:① 记叙:夏至那天,我去看爷爷。爷爷告诉我旧房子是他刚来乡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