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课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与大众传媒的变迁一、【课程标准】1、了解中国铁路的诞生。2、了解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概 况交通工具铁路⑴ 我国最早的铁路——沪淞铁路(外国人修建,后拆除)⑵19 世纪 80 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四川保路运动)⑶1909 年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通车,詹天佑⑷ 到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⑸ 新中国修建宝成、兰新铁路,改变西北,西南没有铁路历史,加强同内地联系(五,六十年代)⑹ 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位。⑺1997 年,铁路大提速,提高运行效率。(京九铁路, 06 年青藏铁路)⑻ 火车机车演变: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公路⑴20 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是权贵和富绅的代步工具。⑵ 民国时期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公路交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⑶ 新中国成立后,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发展,形成密集的公路网(长春一汽、十堰二汽)轮船⑴ 鸦片战争后,轮船开始进入中国,被西方列强垄断所垄断。⑵19 世纪 70 年代初期,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首次打破列强垄断。⑶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轮船招商局改为官办,成为官僚资本的企业。⑷ 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由国家统一管理,获得较快的发展。⑸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由于铁路、公路和民航业的发展,呈现萎缩的状态。航空⑴1909 年冯如制成了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⑵1920 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序幕。⑶ 改革开放后,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通讯工具电报⑴19 世纪 70 年代,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电报机房。⑵19 世纪 70 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⑶20 世纪初,上海崇明设立无线电报局。(用途: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则供官商)电话⑴ 清政府在 20 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⑵ 到 2000 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位。⑶90 年代开始,还用传真机和互联网发送文件。【合作探究】7: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1)原因① 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② 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③ 工业革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