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备考方向要明了]考纲下载考情回顾考向预测(1) 中 华 文 化 源 远 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有:中华文化的特征及其包容性。命题形式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例如2012 年天津卷 2 题、安徽卷 7 题、新课标全国卷 21 题都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中华文化的两个特征及其包容性(1)结合学习古书典籍或中国古代的文化成就,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2)结合我国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特点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灿烂的中华文化[识记层级]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其中,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但不是唯一见证)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主要体现。(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有明显的区域特征。(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理解层级]1.正确把握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1)源远流长(从发展历程看):① 源远流长的表现: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虽历经沧桑却始终不曾中断。② 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2)博大精深(从内涵上看)。独特性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我国的文学艺术 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区域性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而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民族性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都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自己的贡献(3)原因。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除了它不断创新、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创造力之外,还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