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2.知道三种起电方式及实质。3.知道电荷守恒定律及元电荷.(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预习案: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 电荷和 电荷.2.不同物质的微观结构不同,核外电子的多少和运动情况也不同。在金属中离原子核最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叫做_______。失去这种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___电的离子,离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动而不移动,只有自由电子穿梭其中。所以金属导电时只有 在移动.3.摩擦起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失去电子的带 电,得电子的带 电.4.感应起电:原来不带电的导体接近(不接触)带电体,使靠近带电体一端的导体带上与带电体相 的电荷,而另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的电荷.5.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 ,也不会 ,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量的总量保持不变.6.电子和质子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量 e= C.实验指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电荷量 e 的 .所以,电荷量 e 称为 .电荷量 e 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 测得的。7.原子核的正电荷数量与核外电子的负电荷的数量 ,所以整个原子对外表现为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B.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C.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 D.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案一、电荷:1、两种电荷是怎样定义的?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如何?①.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叫 电荷;②.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叫 电荷。③ 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二.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1. 摩擦起电① 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上。得电子的物体带 ;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 ,这是因为毛皮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