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高中物理 3.1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设计(2)苏教版必修 2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应用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及其解释和验证。(2)理解并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在实践上的应用。(3)知道基因型、表现型及与环境的关系。2.能力目标:(1)通过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3)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试验结果——假说——试验验证——理论。(4)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进行了整整 8 年的研究试验,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难点:(1)对假说-演绎法的理解与运用。(2)运用遗传规律解释生活、生产的实例现象。三.教学方法1.提出问题引领学生探究。2.指导学生在教材中找疑点、难点,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问、勤思考,且做好笔记。3.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质疑和推理来学习本节内容。4.归纳概述、强化基础。 四.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⑴ 根据课本“边做边学”为引导,学习模拟实验的制作过程,进而理解生物在有性生殖时,由于遗传因子分离以及受精作用,结果导致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⑵ 通过解题过程的辅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师的教学准备:(1)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试验图、豌豆花示意图、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表、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试验的分析图解、一对相对性状测交试验的分析图解挂图。 (2)收集新颖素材,设计课件内容,形象直观地介绍实验操作步骤,激起学生对本节内容学习的热情与欲望。五、课时安排:2 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教师:上节课学习了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的实质,以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F2出现几种基因组合,出现哪些性状,性状分离比分别是多少?学生:三种;DD、Dd、dd;高、矮;1:2:1。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