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严复给李鸿章送的挽联李鸿章生平简介使当时尽用其谋,知成效必不止此;设晚节无以自见,则士论又当如何?李鸿章生平简介李鸿章[1823-1901],清末大臣,洋务派首领。1870年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以后,以自强求富为名,大办洋务,间续开办了江南制造局、津榆铁路、上海机器制布局、招商局、开平煤矿等军事和民用企业。他又向外国购买军火、军舰,建立北洋舰队。中日甲午海战失败,宣告洋务运动彻底破产。自1876年以来,经他手签订了5个卖国条约。严复主见维新变法,对李鸿章兴办的洋务运动寄予幻想。在严看来,那是因为李鸿章的雄才大略未能得到充分的施展。所以他以特别惋惜的心情写下了这副挽联。上联其谋,指李鸿章对内对外的政治主见。李鸿章认为清王朝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和戎,即指对外国侵略者不要轻言战斗,而要一意主和,以羁縻为止;变法,即引进西方的军事设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下联晚节,第2页共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指李鸿章签订《辛丑条约》被唾骂事。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以议和全权大臣头衔,与庆亲王奕劻代表清王朝与英、美、俄、德、日等11国在北京签订《辛丑条约》,出卖了臣大民族权利。至此,他一系列卖国行径引起举国生气,被斥之为卖国贼。此联是说,假如当时能够按李鸿章的意见办事,洋务运动不会失败;假如晚年不参加《辛丑条约》的签订,广阔人士的舆论要好得多。严复对李鸿章的评价是七分成果,三分错误。这很能代表当时的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