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论中国基辛格读后感论中国基辛格读后感(一)《论中国(OnChina)》英文版于2022年出版,中文版2022年10月出版。全书617页。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HenryAlfredKissinger),1923年5月27日生于德国费尔特市,是犹太人后裔,1938年移居美国。他是中国人民的老伴侣。曾任美国国务卿。是美国乃至世界着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他以依据40多年与中国领导人的交往,50多次对中国的访问,以客观、理性、严谨的态度,撰写了《论中国》。总体上说,尽管在汉唐元明清都有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但总体上是局部的,有限的,还没有那一个时代像今日这样与世界在经济上、文化上如此深度、广泛、全面地融入这个世界。中国目前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将来将达到第一位。中华民族要矗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要实现宏大的民族复兴,所以我们要熟悉这个世界,同时也要知道世界在如何看我们。但是,我们究竟刚刚开头融入这个世界。《论中国》供应了国外政治家,特殊是第2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从美国政治家的角度对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思维的熟悉,为我们熟悉自己供应了另一个视角,更有益于我们糊涂地熟悉我们自己。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同时为我们在处理与各国关系有重要参考价值,也对在全球化新形势下中国的文化如何面对,那些保留发扬,那些扬弃引发深深思索。基辛格博士首先从晚清时期的中国谈起。揭示了几千年长期中国农业社会相对稳定、富足的社会之后,在外部世界已经现代化、工业化、全球化的状况下,照旧坚持保守封闭、愚昧无知、妄自尊大、封建专制的社会状况。他力图通过清朝到当今时代社会在政治、社会、文化的沿革来熟悉、了解、揭开中国的神奇面纱。作为一个外交家,他不是仅仅陈述了朝鲜战斗、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大事,而是通过中美关系这一主线,这一系列现象,着重分析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和外交习惯。读了本书以后几点思索:一是中美关系核心不是意识形态问题,核心是国家战略利益。上世纪70年月,中国比今日在意识形态上更加极左。第3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但是由于当年前苏联构成对中、美两国的威逼,促进了中美走到一起。而今日,中国深度改革开放,前苏联的威逼不复存在,所以中美没有了共同的敌人,而消失了经济利益、战略空间的争夺,则形成了今日的对抗。而人权问题、价值观问题等仅仅是借口。二是一个国家要令别国信服,要引领世界,不仅有硬实力,更要有软实力。硬实力也就是经济实力、军力等,(.9xwang.com)也要有软实力,例如一个国家的正义、诚信、包涵。三是在历史性转变的形势下,中国文化中值得传承的是什么?应当是勤劳、和善、坚忍不拔、含蓄缜密。而在中国文化中的糟粕是什么?应当是官本位,封闭、保守、小农意识。四是从中国清朝封建社会到当今社会转变给了我们重要启示。清朝的封闭、自大,而全然不顾外部世界的全球化、现代化、工业化的大趋势。不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主动全球化、工业化、现代化,就会被用坚船利炮被动地撬开国门,落后就要挨打。第4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论中国基辛格读后感(二)最近在看基辛格的《论中国》,里面提到中国人考虑问题是围棋思维,任何一个棋子的落地,都会从整体考虑。其中,抗美援朝、对越防卫反击战,均是此种思维下指导的行动。中国对朝鲜的支持,源自其对朝鲜在整体周边布局中的思索和认知;对越南抗美的支持,中苏交恶后,越南与苏联结盟,中国政府又一次的从围棋思维感觉到战略布局的危急,于是有了又一次的军事行动。此种解读有意思,也颇有启发性。而且,单就这两次战斗来看,是中共建国后,先后挑战美国和苏联当时两大超级大国的过程。抗美援朝是与美国直接打,对越防卫反击战是在越南与苏联结盟状况下打的,其实质也是针对苏联。用华国锋的话讲,均是“摸了老虎的屁股”。结果第一次,老虎被打蒙了;第二次,老虎直接就没敢动。不管这两次战斗如何评价,但中共不惮自身实力弱的状况,敢于亮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