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学院2008 年 1 月试题答案课程名称: 行政法 A 卷□ B 卷√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评分老师 职称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10 分)1、自行(2 分) 2、两次以上罚款(2 分) 3、自由裁量权(2 分)4、证据保全(2 分) 5、国家主权豁免(2 分)二、推断题(每题 2 分,10 分)1、错(2 分) 2、错(2 分) 3、错(2 分) 4、对(2 分)5、对(2 分)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40 分)1、行政优益权: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实施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法享有一定的行政有限权和行政受益权(5 分)2、行政法律关系:广义:根据行政法律法律规范所产生的行政机关(授权的主体)在权力组织、管理、监督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2。5 分)狭义:行政机关(授权的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实现行政职能的过程中,与被管理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根据行政法律法律规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2。5 分)3、听证制度:属于行政程序中的基本制度,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由非本案调查人为主持人,采纳准司法的方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申辩的制度。(5 分)4、执行罚:行政主体实行反复罚款的方式迫使拒不履行行政法上义务的相对人履行义务的执行方式。(5 分)5、限制性行政指导:行政主体以限制行政相对方的行为为目的所进行的行政指导。(5 分)6、合议制行政机关:指委员会会议集体行使本机关法定最高决策权的行政机关(5 分)7、 行政诉讼当事人:因行政法律关系发生争议,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到行政诉讼中来,并与案件的审判结果有利害关系的诉讼主体。不同程序中,当事人的称谓是不同的。(5 分)8、行政诉讼第三人:同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在行政诉讼过程中申请参加诉讼或有法院通知参加诉讼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5 分)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1、适应行政需要的原则(3 分);不超越行政权限的原则(4 分);合同内容合法原则(3 分)2、从举证能力上来看(5 分)从公正角度看(5 分)五、论述题(20 分)维持判决(3 分);驳回诉讼请求判决(3 分);确认合法有效判决(3 分);撤消判决(3分);履行判决(3 分);变更判决(3 分);确认违法或无效判决(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