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X X 论 文题 目: 专 业 学 号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论 文 完 成 日 期 20XX 年 XX 月 解读侵权责任法讨论论文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实施,不仅仅是我国关于公民权利保护的一件大事,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由于侵权法的复杂性,在司法实践中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慎重对待。本文对在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争议的同命是否同价、惩处性赔偿“人肉搜索”与网络人身权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侵权责任;死亡赔偿;惩处性赔偿;网络人身权《侵权责任法》突出地反映了以民为本的立法精神,提高了法律制度的人文关怀和公民情节,它不但体系完备,而且内容对以往司法实践中颇有争议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例如对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的赔偿问题、同命不同价问题、医疗损害赔偿问题、网络侵权问题、明星代言问题、惩处性赔偿问题等等都进行了法律规范。一、同命同价吗——对《侵权责任法》第十七条的解读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出台之前,有多个法律、和司法解释就侵权死亡赔偿问题做出了规定。但这一时期的诸多规定体系较为混乱,在确定侵权死亡赔偿的赔偿范围、赔偿项目及赔偿名称、计算标准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一致之处,尤其是在死亡赔偿金的性质认定方面差异较大。《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则力图对侵权死亡赔偿的项目和标准予以统一,但也因为其一条有关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的规定而惹祸上身。其第二十九条将死者区分为城镇居民或者农村居民,其结果导致了城镇居民受害人与农村居民受害人在死亡赔偿金数额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尤其是当他们在同一个侵权案件(例如同一起交通事故)中死亡时,最后赔偿数额的反差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围绕社会公平而展开的死亡赔偿“同命不同价”的争论由此而起。①《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引发的“同命不同价”的争论也反映到了侵权责任法的立法进程中。历经反复讨论,《侵权责任法》在第十六条和第十七条对死亡赔偿金作出了规定,尤其是第十七条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媒体于是据此报道《侵权责任法》确立了“同命同价”的赔偿原则。这其实是对《侵权责任法》关于死亡赔偿金赔偿标准的误读。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此条款,应当进行正确的理解和适用,并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根据法条的文义解释,第十七条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