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基础理论组成美国会计学会 1966 年发布的《论会计基本理论》提出,会计理论讨论可以起到四个方面的作用:确定会计的范围,以便提出会计的概念,有可能建立会计理论;建立会计准则来推断、评价会计信息;指明会计实务中有可能改进的一些方面;为会计讨论人员寻求扩大会计应用范围以及由于社会进展而需要扩展会计学科的范围时,提供一个有用的框架。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各个国家以及一些会计国际组织开始讨论并且制定、发布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理论工作者希望会计理论能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起引导或指导作用。目前,国内外会计学界讨论会计理论结构问题的说法不一,大部分采纳了理论结构概念框架的方法,即根据会计假设、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准则、会计要素、会计环境、会计程序等构成来进行讨论。1 财务会计的客观内涵--会计职能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和能发挥的作用,它是会计的客观内涵。会计职能是与经济进展不同阶段对会计的要求密切相关的,随着经济的进展,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范围不断扩大,会计职能也将不断增多。我国会计职能的讨论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受马克思关于“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论述的影响,对会计职能基本倾向于“核算”和“监督”两大职能。到 20 世纪 80 年代,又出现了从“一职能说”、“二职能说”直到“八职能说”以至“全职能说”并存的局面。但这些讨论始终以马克思对簿记的论述为基础进行,没有考虑会计实践的进展,因此不利于会计理论结构内容的完善。从现代会计进展趋势来看,会计的职能应总结为“反映”和“管理”两大职能比较合适。反映职能是指将会计信息向使用者进行充分的揭示和披露;管理职能是指会计参加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会计反映职能和管理职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反映职能是管理职能的基础,为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服务,管理职能是会计的固有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实践证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越高,对会计与管理结合的要求也越高,会计管理职能也就发挥得越充分。不同会计人员由于其岗位责职不同,一般地应分别发挥不同的职能,这就为监事会和会计委派制提供了理论依据。2 财务会计的工作要求--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工作总的目的性要求,它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往往作为会计理论讨论的逻辑起点。由于会计目标和会计职能的内在联系,西方会计学界强调会计目标,我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