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基本理论构造思索会计的基本理论是指构成会计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论,它是讨论和说明会计活动的理论,也是讨论人们如何认识和反映客观经济活动的理论。会计理论一般应包括财务会计理论、管理会计理论和审计理论等内容。从会计历史进展过程来看,财务会计历史最悠久,会计理论的讨论也是从其开始的。财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受制于会计实务的进展水平和会计理论工作者的认识水平。由于会计理论讨论人员使用法律规范讨论的方法,使得会计理论讨论有了长足的进步。美国会计学会 1966 年发布的《论会计基本理论》提出,会计理论讨论可以起到四个方面的作用:确定会计的范围,以便提出会计的概念,有可能建立会计理论;建立会计准则来推断、评价会计信息;指明会计实务中有可能改进的一些方面;为会计讨论人员寻求扩大会计应用范围以及由于社会进展而需要扩展会计学科的范围时,提供一个有用的框架。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各个国家以及一些会计国际组织开始讨论并且制定、发布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理论工作者希望会计理论能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起引导或指导作用。目前,国内外会计学界讨论会计理论结构问题的说法不一,大部分采纳了理论结构概念框架的方法,即根据会计假设、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准则、会计要素、会计环境、会计程序等构成来进行讨论。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会计假设会计假设是对财务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所作的合理假定。它是根据会计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律和要求提出的,为进一步讨论财务会计理论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由于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较为复杂,会计核算的基础条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给会计确认和计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不加以假定,企业的会计工作将无法正常进行。会计假设对于进行科学的会计理论讨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规定了会计理论的外延,也是建立科学的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但在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没有使用会计假设的概念,而是采纳了会计基本前提的概念。一般地说,前提偏重于公认的真理,假设则注重于合理的假定,所以应采纳会计假设更为合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由于社会生产力进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往往有相当多的经济业务会脱离会计基本假设,这就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特别的处理。如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并没有遵循会计主体假设,企业破产清算时显然与持续经营假设相背,短期经营行为就不需要对经营活动进行会计分期。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会计假设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