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4--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二)

4--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二)_第1页
1/4
4--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二)_第2页
2/4
4--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二)_第3页
3/4
06 届高三物理授课提纲三、牛顿运动定律(4)[课 题] 牛顿定律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2、掌握运用牛顿定律处理临界、极值问题和图象问题的方法3、会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一些与实际联系的问题[知识要点]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几种常用方法和一般步骤: 一.“假设法”分析动力学问题 假设法是解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用假设法解题,一般依题意从某一假设入手,然后运用物理规律得出结果,再进行适当讨论,从而找出正确答案.这样解题科学严谨、合乎逻辑,而且可以拓宽思路. 二.“极限法”分析动力学问题 在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过程中,往往达到某个特定状态时,有关的物理量将发生突变,此状态叫临界状态.临界是一个特殊的转换状态,是物理过程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上,系统的某些物理量达到极值.临界点的两侧,物体的受力情况、变化规律、运动状态一般要发生改变;利用临界值来作为解题思路的起点是一种很有用的思考途径,也可以说是利用临界条件求解.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满足临界值的条件,准确地分析物理过程,进行求解. 三.“程序法”分析动力学问题 按顺序对题目给出的物体运动过程进行分析的方法简称“程序法”.“程序法”要求我们从读题、审题开始,注意题中能划分多少个不同的物理过程或多少个不同的状态,然后对各个过程或状态进行分析.四.“图象法”分析动力学问题根据图象提取有关信息,要注意图象的坐标、截矩、斜率、面积、交点、图线形状等等。有时候要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画出图象进行解题。[例题分析] [例 1] (2005 年上海一模)举重运动是力量和技巧充分结合的体育项目.就“抓举”而言,其技术动作可分为预备、提杠铃、发力、下蹲支撑、起立、放下杠铃等六个步骤,如图所示照片表示了其中的几个状态.现测得轮子在照片中的直径为 1.0 cm,在照片上用尺量出从发力到支撑,杠铃上升的距离为 1.3cm.已知运动员所举杠铃的直径是 45cm,质量为 150kg,运动员从发力到支撑历时0.8 S,试估算这个过程中杠铃向上运动的最大速度;若将运动员发力时的作用力简化成恒力,则该恒力有多大?[例 2] 在 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黄珊汕13第一次参加蹦床项目的比赛并取得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假设表演时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通过传感器将弹簧床面与运动员间的弹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计算机上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当地重力加速度 g=10m/s...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4--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