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基本要点 工程概况 基本设计情况 重庆酉阳至贵州沿河(重庆段)高速公路铜西隧道位于重庆市酉阳县铜鼓乡铜西村,是一座长约 2800 米的长隧道,该段隧道采纳分离式隧道结构,设计车速 80km/h,采纳机械通风,电光照明,隧道限界净高 5.0 米。 工程地质、水文 隧址区属于构造溶蚀中低山地貌,山脉、水系及各种岩溶地貌形状的发育方向与构造线一致,多为南北向延展。地貌组合形态为峰脊谷地,沿隧道轴线,山脊及槽谷相间分布。隧址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两种类型。岩溶发育,地表岩溶及溶洞、落水洞、暗河、洼地发育,规模较大,呈串珠状分布,工程区内无区域性隔水层,地质勘探未发现瓦斯等可燃性气体存在隧道中。 安全风险分析 坍塌事件、关门事件 (1) 围岩差,不良地质所导致 隧道工程环境恶劣,地质情况较差,5 级以上围岩占 12%,围岩的结构松散,岩石与岩石之间夹泥土,施工进洞 20 米就发现长 6 米,深百米的地下暗河,拱顶发现不少溶腔,突泥,突水,情况比较明显,开挖方向同样也发现不少溶洞,容易造成岩石坍塌事件。 (2)施工不法律规范 承载隧道围岩压力主要包括:围岩本身的结构自承力、超前支护、初期支护、最后是仰拱和二衬所形成的拱圈等。隧道支护设计是依据围岩压力计算从而确定支护参数的。由于施工中有些单位为了加快进度从而对锚杆、钢筋、钢拱架以及混凝土强度,初喷等不按法律规范施工,降低了支护的强度,从而降低了围岩的自承能力。当支护不足以承载重上部围岩压力时,即引发塌方事故。 (3)开挖方式方法不当、支护不及时 根据隧道围岩的级别,合理确定开挖方法非常重要。全断面、台阶法、CD 法等方法选用区别于不同地质围岩,假如选用不当,将可能直接导致塌方。施工中要遵循新奥法的施工原则: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组织和控制各部工序的施工。监控量测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辅助手段,能够帮助我们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实行相应的措施,从而防止或控制不良情况的发生。 爆破损害 隧道开挖采纳钻爆法,使用民爆物品实施爆破开挖,这就涉及到爆破损害,这种施工方法需要用到大量爆炸物品进行爆破,因此,施工人员必须要加强对民爆物品的运送、保管和使用过程,以防出现爆炸事故。而在实际生产中,施工单位由于管理不善、违规操作,隧道爆破区域存在杂散电流,火工品违规运输,人货混装等,不遵守爆破安全操作规程爆破作业组织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