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练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1.下图中P为价格,Q为数量,S和S1为商品的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情况会引起E点向E1点变动的是()A.持续推进钢铁“去产能”工作,淘汰钢铁落后产能B.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进口日用品销售量大增C.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实行租购同权,分流部分购房需求D.实行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补贴制度,农民扩大生产规模2.下图反映的是在商品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收入与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曲线图。根据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有()①收入变化与商品需求量变化成反比②随着收入增加,商品需求量相应增加③D1是生活必需品,D2是高档耐用品④D2是生活必需品,D1是高档耐用品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3.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像与选项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①甲反映实行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对商品需求的影响②乙反映某商品的替代品出现质量问题,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③丙反映某商品的互补品质量出现问题,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情况④丁反映某商品的消费者数量增加,导致该商品的价格下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为应对猪肉价格大幅波动,我国启动了价补联动机制,以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大的影响。若用D1、D2表示补贴前后猪肉的需求曲线,不考虑其他因素,准确反映补贴前后猪肉需求变化的图示是()5.加强供给侧改革,必须需求与供给“两条腿走路”,下图反映的是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图中横轴为供求量Q,纵轴为价格P,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变动的方向为D→D1,S→S1,均衡点由E0变为E1)。不考虑其他条件,与E0→E1反映的供求变化状况一致的是()A.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导致汽油价格和市场供求数量的变化B.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土地供应减少,引起商品房供求变动C.中国居民收入增加和美元升值,引起中国居民从美国购物量波动D.银行利率下调,导致的棉花价格和种植量的变动6.2019年5月,某市市场上W商品发生了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这一变化的驱动因素可能是()①销售企业开展购买W商品即赠送M商品的活动②生产W商品的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③W商品的替代品市场价格下降④该市对消费者购买W商品给予财政补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供给曲线(S),均衡价格点(E)。当前,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为落实去产能,促使生产该商品的行业转型升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下面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答案精析1.D[从材料提供的条件可知,引起E点向E1点变动,需要增加供给量,而实行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补贴制度,农民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农产品供给,D符合题意;持续推进钢铁“去产能”工作,淘汰钢铁落后产能,会减少市场供给,A与题意不符;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进口日用品销售量大增而不是供给量大增,B与题意不符;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实行租购同权,分流部分购房需求,会减少商品房的供给,C与题意不符。]2.C[收入变化与商品需求量变化成正比,①错误;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收入增加,商品需求量相应增加,②正确;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D1是生活必需品,D2是高档耐用品,③符合题意,④错误。]3.B[实行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有所增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①符合题意。商品的替代品出现质量问题,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乙反映的是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②不符合题意。某商品的互补品质量出现问题,该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减少,③符合题意。消费者数量增加,会导致该商品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增加,但丁反映的是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④不符合题意。]4.C[为应对猪肉价格大幅波动,我国启动猪肉价补联动机制,不考虑其他因素,补贴后猪肉需求量会增加,C符合题意。A反映的是价格下降,需求增加,不符合题意。B反映的是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不符合题意。D反映的是价格不变,需求减少,不符合题意。]5.B[题干信息表明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移。国际原油价格下降,会导致汽油价格下降,A与题意不符;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