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抓好新生入学教育 本学期,共召开班会 17 次。家长会一次,班委会 10 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有益活动。总结如下:一、抓好新生入学教育从教育教学的实践看,高一新生与初中学生在思想,心理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如何做好这中间的教育衔接问题,对稳定这个时期学生的思想情绪,调整学习状态,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挖掘学习潜力,争取有效的学习时间,提高教育教学摄影师等有极大的作用。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新的环境无疑会让他们感到既新奇又陌生。作为班主任应抓住这一时机对学生正确引导,做好学生中学阶段最后学习生活的引路人,使学生尽快完成此阶段的过渡。在行为法律规范方面尽快纳入学校常规工作的轨道。我的做法是以“育人”为本,培育学生的以下几种意识。1、培育“自律自制”意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法律规范》对中学生提出了统一要求。这些守则和法律规范必须得到全面落实。在老师的指导下,为培育多种道德情感,鼓舞其对自我行为作出正确的推断与选择。于是新生一入学,我就把学生守则讲法律规范明道理,见行动当作班级工作的中心来抓。同时,组织学习有关校规校纪,最近 12 月出台的,学校,年级组的新要求等,使他们明确怎么做才符合一个合格中学生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班规作为正行的准则。为了搞好全班的工作,在班会课上进行“故事会”,让人人宣读遵守纪律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开展课间操,课堂各组间的纪律竞赛。使个别纪律观念差,自律自制能力差的学生,在群体的优化中,接受了健康的道德熏陶,增强自律自制意识。此时,班主任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制订“自律自制”计划,使他们在老师的“普遍训练”和“特别教化”下产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更符合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和道德标准,达到正其行的高人目的。二、培育“尊师礼貌”意识文明礼貌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综合反映。高中新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但又缺乏前进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多数学生有讨厌老师管教,自以为是的不良倾向(本班有 3 位学生是家庭离异的)。因此,我把对学生尊师礼貌习惯的培育作为入学教育的重点之一。我抓住时机首先向学生介绍各科任老师的学识水平,性格特点,教学教研成果等,使学生阐明老师劳动与学生成长的关系,使他们进一步明确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假如仅有老师的教,而没有学生的学是不行的。再者,要想获得知识,必须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