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余华活着读后感800字余华活着读后感活着,轻描淡写的两个字,却有着难以承载的厚重,不是tobeornottobe的哲学命题,也没有为什么而活,要活出精彩的励志思索,仿佛是5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写就的华夏儿女在苦难中曲折前行的民族烙印。平淡的叙事,跌宕的人生,为我们展现的仆人公“福贵”一生凄惨的境遇令人唏嘘不已,甚至不忍直视。但是正如我们这个民族在很多苦难中表现出的坚忍和乐观,福贵就这样活着。这在西方人眼中可能不行思议,但与我们而言,它确有着残酷的真实性。有人可以把它理解为苟且,有人则给它贴上了劣根的标签,但当人类全部古老的文明都消失断代甚至消亡时,中华的文明却得以连续,这种植根于土地,植根于农田的文明所第2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具有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莫非不值得记忆和传承吗?人类所面临的考验不仅来自大自然的无常和多变,更来自于由人类社会自身所制造出的动荡与纷乱。在历史滚滚的洪流中,有几人能成为弄潮儿,又有多少人的沉浮能够自我把控?面对“活着”这样一个简洁而又凝重的命题,多数人交出的答卷也仅仅是“活着”。(.9xwang.com)早已窥破其中神秘的上古先贤们从今将命理与儒道薪火相传,并最终变成了一个民族的DNA,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走到哪里都可以繁衍生息,但却始终难以称霸一方的缘由。活着是一种诉求,也是一种人生观,它始于周而复始的苦难,却也造就着苦难的轮回,没有民族的牺牲和抵抗或许很难跳出这样的轮回,我们的祖先经受了多少的磨难和挣扎才做出如此无奈的选择,这毕竟是才智还是奴性,唯恐也很难轻易地给出定论。历史浩瀚、人生短暂,人毕竟第3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为何而活、怎样去活始终是令人纠结的千古难题,然而唯有活着才能思索,才能连续。是烈焰燃烧、百炼成钢,还是细细潺流,滴水穿石,在灼热与安静、富贵与平安的选择中,中国人往往会选择后者,这种文化上的取舍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转变的。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面对世界的融合,面对列强的环伺,强权政治和狼性文化步步紧逼,生存的空间将会不断受到来自各方的挤压,活着,谈何简单!余华的小说拨开了全部的粉饰,让我们如此清楚地看清血淋淋的疮疤,也触发我们去反思面对苦难我们是该连续的坚忍,还是要去尝试摆脱历史给予我们这个民族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