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招投标阶段财务管理风险规避_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未知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 21:27:17目前,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问题很多,集中表现为:资金高度紧张,财务成本失控,资金潜流严重,“潜亏”挂账很多,企业经营举步维艰。个中的缘由是多方面的,但据笔者调查获悉,有不少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招投标前期的财务管理上已处于管理劣势,为公司的正常财务管理埋下祸根,成为高悬在建筑施工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利剑。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应引起有关方面高度关注。 一、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招投标阶段普遍存在的财务管理风险 现在建筑市场虽经政府多方整治但仍然不规范,多年来建筑市场呈卖方导向的格局未变,市场无序竞争,“潜规则”过多。一方面是建筑产品需求旺盛,居民住房需求增长较快,建筑产品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建筑施工企业队伍庞大,为承接工程不惜饮鸩止渴,承诺垫资、竞相压价、无端让利等等,使施工企业苦不堪言。招标方主要手法有: (1)要求施工企业承诺垫资,垫资方式包括:带资施工、形象进度节点付款、低比例形象进度完工后付款,甚至主体结构工程封顶之后仍不付款。这种垫资施工行为对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巨大,虽然政府管理机构曾明令禁止,《建筑法》也规定:未筹集建设资金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企业垫资的工程款又必须得到法律保障,垫资施工既是市场存在的客观行为,同时也是国际惯例的通行做法,因此“垫资施工”应是合同条款明确约定或规范的行为。 (2)要求无端让利,竞相压价,低价中标,原先工程造价中的“计划利润”早已不复存在,要求取消管理费,工程成本一降再降,施工企业无利可图。 (3)招投标时,建设单位为了规避市场风险,执行工程量清单报价,量价包死,市场出现通货膨胀风险不予补偿。 (4)不少开发企业由于对工程技术管理陌生,要求施工企业多项承诺:技术变更不索赔、地基基础技术处理不加价;施工过程对一些经济洽商、技术变更不签证;有些开发企业为降低成本,节省设计费用,到处照搬同样的设计模式,地基基础处理由施工企业承诺负责。 (5)因业主资金不到位或承诺垫资,导致材料供应商加价部分形成的资金成本甚至影响工程停工,由此造成的损失与招标方无关。 (6)有些开发企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