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计量认证(复审)规范化管理的探讨_其它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网络搜集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 21:08:36 摘要:以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为基础,对实验室计量认证(复审)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探讨,确定建立符合计量认证(复审)验收评审准则的质量体系,按程序文件进行环境监测全程序质量控制,以期探索出一种操作性强并具有广泛普及意义的“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方法”。 关键词:质量体系;规范化管理;计量认证(复审) 实验室计量认证(复审)的主要依据是《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简称《评审准则》)中规定的 13 个质量要素。《评审准则》中对 13 个质量要素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并未规定可供参考或借鉴的较为具体和明确的管理模式,在已经通过计量认证(复审)的实验室中,规范化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较大差异。 一、计量认证(复审)的准备工作 (一)建立质量体系 为了使监测结果始终保持可靠,就必须对可能影响结果的各种因素和环节进行全面控制、管理,使这些影响因素都处于受控状态,因此,要按系统学的原理建立起一个体系。因此建立质量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是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 (二)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评审准则》规定实验室应明文规定达到良好工作和监测服务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做出承诺。为实现环境监测质量目标,使我单位的环境监测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确保监测、科研成果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纳入质量手册,要求实验室所有人员都知道并贯彻执行。 (三)明确职责 《评审准则》要求,每一个质量要素要有专人或部门负责,但作为三级站,由于人员较少,部门设立不宜多,因此我站只设立了监测室和管理室,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质量体系,设立了保证监测工作质量的各种措施和规章制度,使我站具备了较为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四)编制质量体系文件 质量体系通过文件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四方面内容,质量手册是环境监测站的内部“法规”,也是应长期遵循的文件,位于体系文件的第一层次。程序文件规定了本站质量活动的方法和要求,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位于体系文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