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加强区域统筹,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正确把握和认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态势与问题,研究提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地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路 (一)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十一五”时期,东部沿海地区应该主要以参与国际竞争为主线,促进工业化尽快完成向后期阶段的过渡,继续带动全国国民经济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率先实现工业现代化和率先基本实现全面的现代化。 1、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共 15 个城市。这一地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包括: 在制定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在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拓、产业发展和企业联合等方面形成战略联盟,逐步形成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继续深化创新长江三角洲地区协作机制,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培育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研发核心技术,培育核心竞争力;加强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江河湖泊、近海岸线的联合保护与治理。 2、珠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域范围可以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佛山、江门、东莞七市以及惠州市市区、惠阳、惠东、博罗,肇庆市的端州、鼎湖和高要、四会等县市(区)。这一地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包括: 以内地与港澳地区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为契机,遵循市场导向原则,加强产业的结构性合作;发挥IT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密集的优势,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和壮大可持续增长的新型产业和产品;合理规划和调整现有工业企业和产业布局,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总量。 3、京津冀都市圈 京津冀都市圈包括北京和天津,河北的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保定、廊坊、沧州和张家口。这一地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包括: 加快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和率先发展,将其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的国际航运中心和现代国际物流中心;建立京津冀合作机制,推动区域产业布局的合理化分工;培育汽车、通信、电子计算机、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旅游会展、科研教育、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全面推进节水工作和改善近海生态环境,统筹解决淡水供给,有效防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