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体制改革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县政协常委会 2024 年度工作部署要求,县政协渔农业渔农村和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相关委员对我县渔农村社区体制改革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通过深化渔农村实地走访,与乡镇领导和有关部门座谈,收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社区村基本情况 经过 2024 年全市渔农村社区村体制调整后,我县除**社区因故临时维持现状外,已完成其余所有社区村一体化组织格局构建。调整后,全县不再保留“渔农村社区管委会”,设立社区村一体化的社区村委会 29 个,暂保留联村建社区 1 个,股份经济合作社 39 个,设置便民服务站 26 个。 我县社区村一体化组织格局的构建,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1.“一社区一村”更名:**等 6 个村民委员会通过“翻牌”完成社区村民委员会设立工作; 2.“一社区多村”分拆:**等 6 个“一社区多村”的下辖13 个行政村完成社区村民委员会分设工作; 3.“一社区多村”撤并整合:**等 7 个“一社区多村”完成社区撤并整合; 4.“一社区多村”维持现状。**“一社区多村”维持现状。 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情况来看,社区村改革四种模式中直接更名和分拆的社区村运行比较稳定,撤并整合和维持现状的社区村在运行中问题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并村不并社导致权责不清楚。本轮社区村体制调整后,股份经济合作社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因此一些合并村内同时存在多个经济合作社。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财务独立收支,合并后的社区村“两委”难以调用或提取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资金,股份经济合作社在事实上取代了体制调整前原行政村的作用,造成了“村内有村”各自为政的现象。由于合并后的融合度差,在社区村规划建设、项目资金分配、集体经济项目申报、村民宅基地审批、老年渔民生活补助等方面矛盾较大。 (二)对差异性大的村合并不妥当。由于体制调整过程中限制了社区村设置总量,所以部分经济、地理位置差异性大以及思想未统一的村也硬性合并在一起,融合问题就自然变得难上加难。比如**镇**社区村由原来的四个行政村合并而来,存在经济不平衡、岙口分散、资源共享性差、难以融合管理的问题;再如**乡将原来的**村和**村合并为现在的**社区村,**村部分移民自温州,**村部分移民自**,生活习惯的差异与在合并问题上思想的不统一都不利于两村的融合和统筹管理,导致各种矛盾不断。其他合并的社区村,同样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