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感动中国2022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感动中国2022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一)原来不太想看的,怕看完了简单吐槽,再玷污了神圣的《感动中国》,但到了八点多,老爸叫过去看看,说今年还不错,本着同二老(其实一点不老,就觉得这么叫亲切)聊会天,顺便看会儿的想法,看了大约六七个人物。果真还不错,但还是想落落点啥。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时代处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缄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月,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宝。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气。记不清从哪一届开头的,每一届必定有一个至多个中国的科技元勋(还多是国防科技),而且每一届都是第一个,我不知道这里的含义是什么,是说这些老一辈科学家比后面那些更加令中国感动?还是说这些老人家对中国来说比后面的那些民众更加重要?是,你可以说排名与先后无关,第2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那我只能说,随机排名,能每一届都将这些老科学家排在第一位,我算不出概率,我只知道很小很小。这也是我认为《感动中国》作为一个传递正能量的节目,每个方面做的都很棒,都很正,只有这一点除外,我不想多说什么,我只是想说,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把什么东西都与政治、外交挂钩。首先向这些老一辈科学家致敬,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以那时的物质条件,科技条件,能做出这样一些奇迹般的成就,我只能用人的主观能动性解释,他们是贫弱中国的魂,是中华的脊梁。但有一点,黄老悄悄讨论核潜艇三十年,那样得令人感动,但我想的是,黄老的三十年,清贫艰苦,但他从事的一是自己感爱好的工作,以黄老的技术水平与精神强度,讨论的过程或许就是欢乐的过程,纵有小挫折,不碍大进展;二是对国家贡献大的工作,以黄老的觉悟,祖国会赐予他无穷的动力。那好,我们试想一下,三十年的辛苦,黄老从事的是自己宠爱的工作,并最终名利双收,而一名普一般通的清洁工,她可能辛苦地扫三十年地,她还只是个悄悄无闻第3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的清洁工,没有鲜花掌声,没有跌宕起伏,她的动力仅仅是为养家糊口,而因为所从事的工作对祖国国防没那么大贡献,所以她没能感动中国,是这样吧,好吧,还不错。最起码没有埋没了老先生几十年的努力。年届90仍旧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名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全部人都应当思索答案。首先还是致敬,慈善的山东老人,我们常说,能够心怀天下、关怀民间疾苦的人是伟人,而能抛却私欲一心只为别人的人是圣人,刘老就是圣人,贫困的圣人。对于刘老我只有赞美,想想假如为红十字会捐款的都是这样的老人,那贪污善款的人就该去死,给圣人做陪衬。其实我真正想说的并不是这个,看刘老的感人事迹,我反而想到了一个贬义词,奴性,这是一小部分中国人用来形容一大部分中国人的词,我不想多说什么,想出这种词的人就该滚出中国,爱去哪国去哪国。中国的第4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和善的老百姓,他们从不说自己宏大,但却又悄悄把中国扛在肩上,一张春运站票、一点微薄工资,就能让他们忘掉这一年所受的全部不公、不平,对于这样可爱的民众,他们的每一次善行,都是在抽打贪腐渎职人员的脸。奴性,永久不会是中国人的代名词,炎黄子孙的血管里,流淌的永久是赤子的热血。为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姚厚芝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母亲呕心沥血,为孩子缝补幻想,而深厚的爱,更铺就孩子精神的将来。请上天给你多一些时间,让你把美妙的愿望,织进这春天的图景。一句话,沧海横流巨变,唯有母爱永恒,母爱,永久是世界上最宏大的感情。上文我说,不计私欲,一心为人的人谓之圣,那母亲就是每一个孩子的圣人,从孩子的诞生守护到自己的死去,不离不弃,谓之母爱。一次手术要花16万,这是现实;一幅清明上河图,这是寄予。其实许多感动中国获奖者的生活,都可以拍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