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数学教学反思(汇编 15 篇)数学教学反思(汇编 15 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数学教学反思,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数学教学反思 1 ?折叠?这课思考良久之后,还是上了下来,感觉挺难上的。这课设计为一节活动课,课堂组织比拟乱,没有调控好。第一次在上的时候,对课本第 39 页“做一做〞的处理是挺粗糙的:学生先思考推断后折叠验证,再闭眼回想折叠过程。 “回想〞这个步骤目的是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但究竟学生有没有回想思考我还真顾不着。假如没有实物操作,如何引导学生看平面图想象折叠过程?有没有一个简单、好的步骤?第二次在上,我引导学生先定一个“中心图〞,即一般情况下把周围连接最多小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图形定为下底,后把“中心图〞周围的图形依次折叠“中心图〞上边的为后面,下边的为前面,左边的为左面,右边的为右面,最后一个为上面〔假如哪一边没有的当然不折〕。这种折叠顺序降低了学生想象的难度,可以让他们有目的、有次序地空间思考。这样下来,教学难点在这里突破了,课堂也更有效。数学教学反思 2 一、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 正确理解题意是能否解决问题的根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题意。今日在教学第一道例题时,我用课件展示“金色的秋天来到了,小朋友们到郊外去游玩,4 个小朋友正一起追赶着一只漂亮的蝴蝶,还有 2 个小朋友在干嘛呢?原来她们正在观察草地上的昆虫呢?那么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呢?随即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小朋友从动画中很快理解了题意,正确列出了算式,同时也明确了大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义。 二、要让学生明确要求的问题 明确所要求的问题是能否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例题时,除了让学生认真观察,还注重让学生去找到问号,知道要求什么因为在图画式解决问题中,问题的答案都是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的如书上的“向日葵〞图,它不但清楚地展示了两个条件——原来有 7个向日葵,已经摘下了 3 个,图上还有问题的答案〔有 4 个还没有摘下〕。学生因为有“一图两式〞的根底,答案往往有二种:7-3=47-4=3,所以,让学生明确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明确了问题后,让学生再把条件和问题结合图画说一说,如:原来有 7 个向日葵,摘下了3 个,还剩几个。这样做的话,学生就会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