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川端康成古都读后感川端康成古都读后感(一)读川端康成的小说,最令我影响深刻的不是冷艳的《雪国》,也不是哀婉的《千只鹤》。而是那一篇少有言论提及的《古都》。在每一个无限悠长美妙的下午,我都会给自己泡一杯暖茶,然后从书架的一隅拿起那本《古都》。轻轻拂去表面一层细软的灰尘。再次走进那个,每每让我午夜梦回的暖热的梦境。《古都》叙述了佐田千重子和苗子这对孪生姐妹相离、相遇、相知、相认,最终又相离的凄楚动人的故事。由于家庭贫困,千重子从小被生父母抛弃,幸运的是她被心地和善的绸缎批发店老板夫妇收养,从今就生长在较为富有的家庭环境中;而妹妹苗子在父母去世后,被收养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中,在山中村落里做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千重子无时不在挂念着自己远方的未见面的双亲。在京都北山的杉树林和在传统节日“宵山日”上千重子最终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妹妹后,无微第2页共1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不至地关怀妹妹,全心全意地为她的前途着想,并且盼望苗子来到城里与自己一起生活。在一个夜晚,苗子来到了千重子家,但成长在截然不同的家庭环境、命运迥异的姐妹俩无法转变宿命的支配。苗子知道自己贫民的身份不允许她这样做,为了不影响姐姐的生活和爱情,在和姐姐共度了“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宿”后,苗子踏着冬日夜里下过的细雪,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千重子倚着格子窗悄悄地目送着妹妹远去,此时,安睡的小街上一片雪白、安静。这便是《古都》全部的故事情节。有时候,当我徜徉于书中漂亮的仿佛不真实的场景,比如那座古风高雅的小城,拥有纸窗格子的店铺,繁华的寺庙、旧神社;比如那树春风中如裙摆飘动的红色垂樱,那隐淙淙泠泠的溪流,漫山遍野犹如霞海的枫树叶,高大挺直的北山杉;还有那些繁盛的节日:火节、曲水宴、祗园节以及节日里盛装出行的人们,有花枝招展的年轻艺伎和舞女,扮相可爱的童男童女,和更多的平凡的却又那么独特的小城居民每当此时我都会迷醉,第3页共1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醉于每一个华丽的细节。于我,《古都》是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美的。只不过,那美,不仅仅是一种来自异国他乡的令人着迷的文化美,更是一种人格的美。小说的仆人公,千重子与苗子,虽说是两个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的两姐妹,但在她们的身上,我从川端每一次不经意或刻意的描写里,我都读出了、感受到了在她们身上闪耀着的一种人性的美怀有一颗感恩的心。首先,关于千重子。千重子虽然从小就生活在富有的家庭里,但她一点也没有“小姐脾气”,相反,千重子是一个温顺、和善、敏感而又懂得感恩的少女。虽然千重子在上学校时就得知自己并非绸布店夫妇所生,并且也知道自己是现在的父母“偷”来的,但她一点都不怨恨养父母的私心,反而因为养父母在成长中赐予自己的爱而更加感恩他们。而对于自己的生父母,千重子却仿佛生出了一种冲突的自责。敏感的她认为,是自己的消失,让生父母难以维持生计,给他们带来了负担。同时,当千重子在祗园第4页共1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节上遇见自己的孪生妹妹后,她的这份自责就来得更加剧烈。千重子觉得是自己,使得妹妹流落山中乡下,而做了那么多苦力正是因为这种种命运对自己所开的玩笑,反而使得千重子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她仿佛变成了一个当心翼翼的孩子,专心呵护着自己手心里那一片融融的幸运:养父母的疼爱、孪生妹妹对自己的爱惜、真一和秀男对自己的爱意我至今还记得小说开篇里千重子面对两株紫花地丁而发出的哀怜,或许那时候的千重子还只是为自己的命运哀痛。但是,在小说接近收尾的时候,千重子变现出来的对命运的英勇面对和对身边事物的感恩,着实让我觉得暖心。是的,正是由于一段不同寻常的命运,才让这位漂亮而又单纯和善的少女学会了在已有的幸福中紧紧抓住它,并用以一颗感恩的心,微笑着,释怀着接受将来的呼唤。于是我观察,千重子还是那个千重子,朝着自己飘飞着粉色八重樱的将来走去,只不过在她的身影里我看到了一种更加坚决的力气。我想,那是她,一位小姐,所拥有的人性的美用“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