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过尔优逸,恐不堪事【例文】当前,国家面临的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军队肩负的“”使命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只有牢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的古“”训,常以 过尔优逸,恐不堪事 自警自励,把打仗当事业干、把打赢当专业钻,不怕辛苦劳累、无惧风霜雨雪,在流血流“”“”汗、掉皮掉肉中,把 手中活 练成 必杀技 ,才能在哨位、战位、岗位上书写优异的强军答卷。(解放军报《多些“过尔优逸,恐不堪事”的清醒》)【典故】 出自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 晋纪》,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释义】意思是,过于安逸,恐怕无法胜任大事。【赏析】“古人讲,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纵观人类文明史, 常怀远虑、居安思危 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智慧,是生存发展的成功经验。谁不保持惶惶之忧,谁就可能在放松懈怠、忘乎所以中灭亡。后唐庄宗李存勖在危难之时打败对手,建立后唐,却在成功之时宠信伶官,身死兵火之中。欧阳修有感于此,写下史论名篇《伶官传序》,其目的就是警示后人以史为鉴,不要再犯庄宗之类的错误。其文写“道: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李存勖的一生告诫我“” 们: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中国共产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对面临的考验和危险总“”是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在党的七大上, 十七条困难 郑重提“”“”“醒全党 准备吃亏 、 准备困难 , 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举,百业待兴,毛泽东同志“慨叹我们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深刻指出, 我们应当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力求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否则我们就要犯错误。 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作为履职尽责的工作底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用法】主要适用于防范化解风险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忧患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