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例文】“”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知耻心尤为可贵。试想,当一个人起一恶念时,便产生羞耻之心;当一个人行一恶事时,便愧疚后怕,这样就会终止邪恶的念头和行为。时下,个别党员干部无所顾忌,无所不为,甚至干出种种损人利己、伤天害理之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没有知耻之心。(中国纪检监察报《行己有耻》)【典故】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释义】意思是,做了错事、坏事而感到羞耻、憎恶的心情,人人都是有的。【赏析】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把尚廉知耻作为一种美“” “德,留下了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民无” “”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仪,廉耻不立廉耻,立人之大节 等警世箴言。《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 士 ,孔子说 行己有耻 。这里的 行己有耻 ,就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要有羞耻之心。在孔子的心目中,知耻“”是第一位的。清朝末年,康有为提出了 四耻 说:一耻无志,志于富贵,不志于仁义。二耻于揗俗,不能卓立。三耻于吝“啬,为富不仁。四耻于懦弱,见义不为。孟子说: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意思是说,做人不可以不知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是真的不知羞“耻。朱熹的注释是: 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存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为甚大。 把没有羞耻之心者视作与禽兽无异。一个有了羞耻心的人,才能知荣明耻,知道底线在哪里。新时代党员干部,坚持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古老“”哲言启迪自己,以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的胸襟,正确对待名利、取舍,抑制心中的欲望,在功名利禄面前保持一颗平淡之心。【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廉政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党性修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廉知耻,保持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