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缘何持续向新向好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反映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今年前 4 个月,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比全国企业高 0.9 个百分点,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的 71.3%。截至 4 月底,民营经济缴纳养老保险费人数占全部企业职工缴费人数的 79.4%,较去年同期提高 0.2 个百分点,缴费人数同比增长 0.9%,较全部企业平均增幅高 0.2个百分点,吸纳就业人数稳步增长。同样在今年前 4 个月,民营经济涉税经营主体户数同比增长 7.6%,占全国涉税经营主体比重达 97.6%,为稳定经营主体基本盘贡献了重要力量。事实上,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向好的态势不仅反映在税务指标上,在生产、投资、进出口和创新等方面均展现出良好势头。数据显示,从生产经营看,2025 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私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3%,增速不仅高于去年,更是超过了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整体增速水平,工业生产活力强劲。在投资领域,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长 0.4%,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7%,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 9.3%,分别快于各自领域的平均增速,关键领域民间投资回暖迹象明显。在进出口方面,一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同比增长 5.8%,快于全部进出口额增速,占全部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提升至 56.8%,充分彰显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强大竞争力和应变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民营经济向新动能十足,一季度全国新设“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民营企业 83.6 万户,同比增长 1.4%。其中,新设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增长最快,达 18.0%;新设“数字经济”民营企业 27.4 万户,占新设民营企业总量的 13.9%。民营经济新质生产力加速释放,展现出量稳质升、向新而行的鲜明特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得益于政策红利释放、法治保障落实、宏观预期改善等多方面的共振。政策红利是民营经济发展指标迅速改善的直接动因。今年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不仅是对民营经济地位与作用的再肯定,也深刻彰显了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坚定支持。近几个月来,各部门一系列相关政策“组合拳”接续出台,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迎来新一轮制度红利释放期。如科技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其中重点提及发挥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生力军作用。创投是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资本枢纽,是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价值发现者和风险共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