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诵读、背诵两首古诗。 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习学习古诗的兴趣,培育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反复吟诵,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表现春天情调和表现凄凉情调的乐曲磁带。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谈话引入课题 l.孩子们,你们喜爱春天吗老师也喜爱春天,能向大家说说你眼中的春天吗 2.是啊,春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正因为春天的漂亮,从古到今,有很多诗人赞美春天并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描写春天的古诗。 (喜爱) 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读课题。 二、学习《惠崇春江晓景》 春天令人心旷神怡,你们想知道宋代诗人苏轼是怎样写春天的吗课件展示《惠崇春江晓景》诗。这首诗就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晚景》而写的。 1.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请大家翻开第 5 课,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读这首诗,读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出示词语卡片: 惠崇蒌蒿河豚。 指名读、齐读。 强调崇是翘舌音。 蒌蒿是一种植物,上面草字头表意,下面表音,这两个字是形声字,并且是上形下声的字。 了解河豚(课件出示河豚资料)。 (3)把词语送回诗中去,老师信任孩子们会读得更好。 2.理解诗意。 (1)请孩子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再读一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遇到不懂的怎么办呢 (2)春天江水温暖,群鸭最先感觉到。老师和同学都想知道你是从哪句诗知道的。读出来。春天江水温暖,我们看得见吗这一句是诗人怎样体会到的呢(变换方式读诗句) (3)多么聪慧的一群孩子啊!知道了这么多,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大家一起来讨论讨论。正是河豚欲上时,欲上时是什么意思 指名答。 春天,诗人想到河豚逆江到上游去产卵了。诗人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巧妙地结合起来,这首诗美吗漂亮的画,配上优美的诗。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再把这首诗美美地读一读。 3.体会意境。 (1)画画。 这么美的面面,咱们也来学惠崇,用灵巧的小手把这漂亮的画画出来。也可以与你的合作伙伴把你对诗意的体会画出来。画好后,一边欣赏,一边读。 (生在音乐声中画画)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孩子们用手中心爱的笔,表现诗的意境。 (2)投影出示学生的画。 你能给这漂亮的画卷配上优美的诗吗(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 还有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