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儿垂钓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两首古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小池及小儿垂钓的情景,进行审美教育,培育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小池》。 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体会、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和意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了哪些古诗,谁能背出来 学生背诵已学过的古诗。 课外有些同学也自己学古诗。古诗写得美,好记又好念,大家都喜爱读古诗。 今日再学一首。 二学习《小儿垂钓》。 1.(板书题目)教学钓(di4o)。垂钓即钓鱼。钓的右边勺,里面是一点。 2.范读。 3.自读。 4.理解题意。 从题目知道这首诗写什么。小儿指什么人垂钓就是做什么诗中的垂纶,纶是垂钓的线,钓鱼时需要把线垂在水中。学垂纶,也就是学钓鱼的意思。 小儿是指小孩子,也就是诗中所说的稚子,幼稚的孩子。这首诗就是描写小孩子学钓鱼的情景。 5.读第 1、2 两句。 小孩在河边钓鱼,河边长着莓苔(联系生活经验解释)和青草。 谁能说说小孩钓鱼坐在河边的样子 例: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侧着身子坐在长着莓苔的河边,青草映着他的身影。 教学蓬(p6ng)头。蓬蓬乱;蓬头即头发蓬乱。 齐读第 1、2 句。 6.读第 3、4 句。 当路人向小孩问路时,小孩有没有回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遥招手,远远地招手示意) 教学遥,远远地。 小孩为什么不作声光招手 (担心说话的声音惊动了鱼儿不上钩,所以不应答路人的问话,应,应答的意思。) 指点:生动地描写了小孩初学钓鱼的仔细和天真可爱。 7.朗读全诗。 三练习、作业。 1.朗读诗歌,练习背诵。 2.复习诗中生字,写字。 垂钓蓬头稚子遥招手 3.默写古诗。内容总结(1——)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儿垂钓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两首古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小池及小儿垂钓的情景,进行审美教育,培育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2)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小池》(3)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4)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导入新课(5)古诗写得美,好记又好念,大家都喜爱读古诗(6)小儿指什么人垂钓就是做什么诗中的垂纶,纶是垂钓的线,钓鱼时需要把线垂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