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1 痴呆诊断1.1 痴呆概述1.1.1 痴呆定义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认知损害可涉及记忆、学习、定向、理解、推断、计算、语言、视空间等功能,其智能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日常生活能力或社会职业功能。在病程某一阶段常伴有精神、行为和人格异常。通常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特点。1.1.2 痴呆分型痴呆综合征从不同角度有多种分型。最常见的为病因分型,可分为三大类:原发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痴呆、神经系统以外疾病导致的痴呆和同时累及神经系统及其他脏器的疾病导致的痴呆。第一类包括神经变性性痴呆 (如阿尔茨海默病等)、血管性痴呆、炎症性痴呆(如 Creutzfeldt-Jakob 病等)、正常颅压脑积水、脑肿瘤、外伤、脱髓鞘病等;第二类包括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和中毒性痴呆(如酒精中毒、药物慢性中毒等);第三类包括艾滋病(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梅毒、Wilson 病等。按病变部位可分为皮质性痴呆、皮质下痴呆、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和其他痴呆。皮质性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叶变性(额颞叶痴呆、语义性痴呆、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等);皮质下痴呆类型较多,如锥体外系病变、脑积水、脑白质病变、血管性痴呆等;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包括多发梗死性痴呆、感染性痴呆、中毒和代谢性脑病;其他痴呆包括脑外伤后和硬膜下血肿痴呆等。根据治疗效果可分为不可逆性和可逆性,前者包括变性性痴呆和部分其他原因导致的痴呆(如 Creutzfeldt-Jakob 病等),后者主要包括可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脱髓鞘性疾病)或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1.1.3 痴呆临床诊断思路痴呆是一类综合征,痴呆的诊断分三个步骤进行:① 首先明确是否为痴呆;②明确引起痴呆的原因;③明确痴呆的严重程度和有无精神行为异常综合征,了解患者目前需要处理的主要矛盾。需要根据病史、全身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神经心理评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作出痴呆及其病因的诊断。现病史应详细询问认知障碍的发病时间、可能的诱发因素或事件、起病形式、症状表现、进展方式;了解认知障碍是否对日常和社会、职业功能产生影响;是否伴有精神和行为症状;以及伴随的神经系统异常或其他症状体征。既往史要注意询问可能导致认知障碍或痴呆的疾病和因素。由于痴呆患者存在认知障碍和缺乏自知力,病史应尽可能获得知情者的证实或补充。体格检查对痴呆的病因诊断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