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六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三首》2

六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三首》2_第1页
1/4
六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三首》2_第2页
2/4
六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三首》2_第3页
3/4
——六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三首》2 第二课时 (-)学习《长歌行》 1.导入新课。 行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我们曾经学过那首诗(背诵《古朗月行》)今日,我们学一篇这样的诗歌叫《长歌行》。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 2.沟通自学结果。 (l)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葵:一种蔬菜。(老师强调,与今日的意思不一样。) 朝露:早晨的露水。 日晞:露水被太阳晒干。 阳春:温暖的春天。 德泽:恩泽,恩惠。 秋节:秋天。 焜黄:草木枯黄。 华:同花(这叫通假字,两个字的意思在这里是一样的。) 百川:众多的河流。 复:再,又。 徒:白白地。 (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园中绿绿的葵菜叶上,早晨的露珠还在闪光。可是不久就会被太阳晒干的。温暖的春天广布恩泽,世间万物全都熠熠生辉。常常害怕秋天的到来,草木枯黄,花衰叶落。百川都奔涌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能往西流呢少壮的时候不知努力,年纪大了只能白白的难过。) (3)提出不懂的问题,相机点拨,指导学生解决。 重点解决: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景色,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什么 这首诗与《七步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这首诗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4)你最喜爱哪些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爱 3.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二)学习《出塞》 1.读课文,解题。 塞:关塞,边塞。你怎么理解题目 简介作者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少伯,很有才华,曾中进士,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今日学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诗。 2.老师范读课文。 3.沟通自学体会。 4.提出问题,老师归纳,集体解决。 (l)秦时明月汉时关:(学生理解不了。老师提示讲解)这一句应用了一种古修辞方法(互文),应当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也就是说,明月照在关塞上的景象,自秦汉一来,一直如此。 (2)万里长征人未还;表面意思是,万里远征的人还没有回来。实际上是说,战乱终年不止,远征的战士还没有返回家园。 (3)老师简介龙城飞将胡马阴山等词语。以利于学生理解这两句诗。 5.体会诗的意境。 (l)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希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 (2)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巩固边防的心情。 (三)布置作业 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出塞》。 附:板书设计 长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六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三首》2

一帆文传+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光临店铺,各类公文供您挑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