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 3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段,巩固背诵第二段。 2.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段,巩固背诵第二段。 教学难点: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巩固背诵第二段,沟通记忆方法 讨论记忆线索:告辞亲人离华沙, 师生咏唱送别曲。 老师嘱咐送礼物, 肖邦接杯登车去。 同桌互背,指名背。 二、继续精读训练第四段 过渡:时间在肖邦的紧张工作中飞逝。 1.指名读。 2.出示: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1)什么叫弥留之际 (2)肖邦为何病得这样重 (3)肖邦弥留之际哪来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 (4)朗读肖邦的话,看看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肖邦此时在想什么。 4.引读第 6 自然段。 (1)出示与世长辞: ①查字典,解释辞。(告辞)② 说说它的意思。(永远离开人世) (2)读一读,比-比,说说有什么不同。 肖邦就是这样与世长辞了。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 当时他 39 岁。 当时他才 39 岁。 沟通,小结:两组中的第二句话突出了肖邦的悲愤之情,亡国之恨。 5.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齐读第 6 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朗读全文 1.课文讲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把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是他灵魂深处的呐喊,是他爱国情怀至极的表现。 2.播放肖邦的《革命进行曲》,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 板书设计: 3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告辞亲人离华沙, 师生咏唱送别曲。 老师嘱咐送礼物, 肖邦接杯登车去。 文献摘录: 肖邦(1810-1849),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6 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 岁学习作曲,8 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 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 20 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教学反思:内容总结(1——)六年级语文教案《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 3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段,巩固背诵第二段(2)2.出示: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3)(告辞)② 说说它的意思(4)沟通,小结:两组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