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 2012 高三地理学案最后冲刺之地理概况华北区包括北京、天津 2 市及河北、山东、河南 3 省,共辖 506 个县(市、区),总面积 53.56×104km2,总人口 2.82 亿。本区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东北、西北、东南和中南的中央枢纽,又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主体部分。本区地处中国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又是首都北京所在地,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中国北方经济重心。水资源短缺是本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一、自然地理基础华北北西南三面环绕的山地屏障;东部有山东丘陵;广阔的黄淮海平原则由山麓至滨海形成三大平原地带:①山前洪积-冲积平原;②冲积平原;③滨海平原。华北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降水集中夏季,雨热同季。≥10℃积温 4 000~4 800℃,由北向南、由高地向低地逐渐增加,大部分地区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 广大的平原地貌与雨热同季的气候,为本区提供了优越的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但地表排水不畅、盐土广布以及春旱夏涝,是本区形成旱、涝灾害、土地次生盐渍化和农业生产不稳的主要原因。历史上华北区是中国农业发达而且农业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二、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一)土地覆盖主要自然植被及土壤的地带模式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地带。此外,河南南部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棕壤地带,冀北山地和太行山地为暖温带森林草原褐土带。河北坝上地区则为温带干草原栗钙土地带。在数千年开垦过程中,广大平原的自然植被已被人工作物所取代。从卫星影像上看华北区的土地覆盖变化,最为明显的是水域、河道堤坝和大面积连续的灌溉农田,还有密密麻麻的乡村聚落和城市群。(二)土地利用耕地占绝对优势,林牧用地少,城乡居民点和道路用地所占比例较大。耕地约0.21×108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 22%,占本区面积的 53%,垦殖率比全国平均值高约 38 个百分点。林地和草地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 60%。城乡居民点道路用地是全国平均量的 3.3 倍。华北区是中国东部季风区内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比例最大,而林地用地比例最小的区域。三、人口、资源与经济(一)人口:2000 年,华北区有人口 28156 万,占全国人口的 21.7%,人口密度为 526 人/km2,是中国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北京和天津每平方千米人口分别为 823 人和 886 人,城区人口密度都超过 2 万人,属世界最稠密的都市之列。河南与山东居中国人口大省前列,人口密度分别达到每平方千米 554 人和 579 人。黄淮海...